站內檢索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碩士學位學程吳茵茵助理教授,指導「中進英口譯策略」及「B語言自我提升」,融合自身豐富的口譯及教學經驗,講述英譯時需把握的策略和要領。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為培育佛教口譯員,促進國際弘法,5月17至19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大學佛教學院及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於佛光大學雲水軒主辦「2024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32位來自美國、澳洲、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荷蘭、阿根廷、香港及台灣等地的學員相聚佛光大學雲水軒,共同研習佛教口譯技巧,發心以佛教口譯來傳遞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延續上一期的口譯入門課程,此次工作坊學員均具有佛教口譯經歷,因此課程著重於口譯技巧、策略及實務.....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明星雲大師以生動、自然的語言,呈現八正道、四禪八定、六度等心法的操作。以六度為例,布施:「普門大開,藏經流通,服務結緣,淨化自心」;持戒:「收攝六根,反聞自性,由定生慧,開發權智」;忍辱:「放下身心,弘法利生,泯滅人我,入無生忍」;精進:「歷緣對境,皆成道場;六根互用,活出三百歲。」在《佛光菜根譚》及《往事百語》中,敘述待人接物的修養與方法,每一句都是菩薩道的工夫心法。例如:「心甘情願」、 「我是佛」、「六根互用」、「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等。 杜教授說明「般若智」是「智不住生死」;「菩提心」是「悲不住涅槃」,二者是佛教的核心教義。而成佛的絕對條件為「菩提心的圓滿」及「勇猛心恆精進」。.....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近200名學者、宗教界人士與學生出席,共赴一場結合科技、宗教與人文的盛會。 論壇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由與談人分享實例及專業經驗,探討佛教如何與時俱進,運用AI與機械人弘法接引信眾,並分析AI對佛教的潛在影響及兼容性。第二階段則聚焦於AI帶來的倫理與道德挑戰,人與機械–人工智能,是敵是友?在主持人的帶動下,與談人與現場觀眾展開高度互動的辯論和對話。 妙光法師以實例分享AI與機器人在弘法中的應用,帶領大眾探討其影響與成效。他指出,這些仍處於發展階段的技術具備一定優點,但功能尚有限,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不能將其作為弘法的典範。妙光法師強調,研發AI作為弘法工具時,必.....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於7月9日舉辦線上講座,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李世偉主講,並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持,從歷史發展的真實義,精彩論述觀世信仰的歷史流變及弘法效應。 分享自身經驗 與觀音結善緣 講座一開始,妙南法師先請主講人分享自身和觀音信仰結緣的因緣。李世偉教授表示,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看到宮廟供奉觀音,也曾聽聞於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中,美軍在空中拍攝到觀音顯聖的照片,因此對觀音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觀音信仰有兩個重要精神,就是「觀自在」和「觀世音」,意即不僅要對自己的生命觀自在,也要能觀照世間苦難眾生的聲音。 「我接觸觀世音菩薩,是從大悲咒開始的。.....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系統、學生畢業出路及社區大學等,都一一扼要介紹。此外,學者亦關心佛教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妙凡法師舉例,每年有大量佛教徒受持五戒,無形中對台灣社會形成一股穩定、和諧、進步的力量。 參訪團對佛光山的各項弘法事業興趣濃厚,兩小時的交流意猶未盡。最後,妙凡法師贈送大家《人間佛教論文選要》英文論文集及《人間佛教的法要: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英譯版,林明傑教授代表與會學者接受大師一筆字墨寶「雲水自在,祥和歡喜」。學者們表示佛光山是塊淨土,期待將來作進一步交流,以加深了解人間佛教在印度及台灣的發展。 學者們踴躍提出了有關佛光山的四大宗旨、全球寺院發展方向、學術交流活動等近20條問題。 妙凡法師致歡迎.....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題,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人間佛教當代化的表現。」李四龍說,如今在高科技的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必然迎來全新的闡釋與實踐。 王雪梅介紹人間佛教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的情況,以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滿徹法師曾在德國弘法為例,說明佛教與德國文化的交流,始於人間佛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與德國文化具有共通性。人間佛教在德國依然重視文教,在交流中推行德語翻譯、舉辦博覽會等,對於佛教在德國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認為佛教傳播需要神聖敘事的建構,同時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尤其應關注文化的傳播現象,有助於理解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國際化歷程。 談及人間佛教當代的主流方向,夏德美認為人間佛教為現代.....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意義。現場近400人聆聽,線上同步千人收看。 信仰觀音的因緣 「是什麼因緣接觸了觀世音菩薩?」對於妙光法師的提問,如常法師表示,會信仰觀音,是因為星雲大師的因緣。曾經是佛學院班上最後一名的他,對於未來弘法出家之路感到憂心,透過學長的提醒,他來到大悲殿向觀音祈求:「未來弘法之路就要靠您了!」從此人生全憑觀音與大師巧妙的安排。 如常法師也娓娓道來佛館供奉觀音的曲折,工作人員整整耗費一天,五公尺高的觀音卻怎麼也無法運進觀音殿,如常法師只得向大師報告此事。於是大師親自前來,向殿內原本供奉的小尊觀音說:「我不是不要您,以後會安排更適合您的地方!」說也奇怪,大師講完沒多久,觀音就順利運進來了。幾年後,大師.....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rphy分享集體創作帶來的歡喜。 人間社記者Robin攝 圖說:小組討論熱烈。 人間社記者杜志超攝 圖說:妙光法師講解翻譯技巧,全場反應熱烈。 人間社記者杜志超攝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圖說:互動反響熱烈。 人間社記者杜志超攝 澳洲南天大學9月28、29日,舉辦「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由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承辦,共有30多名來自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等7個地區的英文人才和翻譯愛好人士共同參與。 此次工作坊特地為新加入的義工提供完整訓練,包括如何使用不同工具,在詞彙、術語、語法及翻譯風格建立,力求一致的共識。團隊針對翻譯.....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圖說:學員們分成小組討論,設計問題。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人間社記者 真裕 洛杉磯報導 圖說:近百位來自佛光山北美洲21個別分院的法師與佛光人齊聚西來寺,參加為期3天的「2019北美英語弘法人才研討會」。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北美洲人間佛教本土化主任、佛光山佛州光明寺住持覺凡法師表示,所謂的本土化,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思考如何接引訪客,讓初來乍到的民眾對佛教寺院感覺自在,願意走進來學習佛法。 來自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的Avelyn Busch表示,經過此次培訓,不論是在西來寺當義工導覽,或是帶領讀書會,都可以運用「聞、思、修、證」四階段的技巧,他高興說:「I am ready.....
懷念星雲大師 未來的佛教必然是人間佛教
師,語重心長地提出:「星雲大師的離世,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是一部專注研討當代人間佛教思想家、理論家、實踐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著作。本書有5大重點,首先,確立星雲大師弘法的時間軸;第二、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特質取向;第三、提出星雲大師十大貢獻主張;第四、論析星雲大師為佛教現代化第一人;第五、提出星雲大師思想具有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之內涵。 在這場論壇中,程恭讓教授從「人間佛教研究的方法論」、「人間佛教合法性的理論探索路徑」、「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張力特質」、「人間佛教未來的展望」四個面向來闡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傳統佛教、現代佛教、未來佛教的承繼、連接和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