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 今佛館開幕
社記者陳碧雲攝 以平常心、平常事創作 展現人間善美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 今佛館開幕 圖說: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則說:「今天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一個希望,希望未來台灣的宗教、佛教文學史,做出我們應盡的責任。」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開幕典禮,1月10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登場,來自德國、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等國逾百位學者,500位對文學有興趣者齊聚一堂,探討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的結合。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讚嘆,此次文學會議在佛光山召開,不但是佛光山盛事,也是文學界的盛事。舉辦此文學會議,對佛.....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肯定,也是對在座各位同學的勉勵。星雲大師五次曾蒞臨光中文教館,每日仍在辛勞。青年學者更應受此鼓舞,投身人間佛教研究。慧得法師特別強調,星雲大師非常關心近現代學者的著作,並予以支持和關注。在座的同學作為未來的青年學者,能夠進一步使人間佛教的旗幟散發光芒。 程恭讓教授首先祝賀與會的學生能夠參與此次活動。程教授透露,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活動的申報者數量已超出前三屆活動,參與高校的覆蓋率也達新高,能夠參加可以說是大家的福報。這個項目受到了星雲大師很多關心,早在2012年,大師就在考慮和醞釀這個項目。程教授隨後分享了他與大師的巧妙因緣。程教授強調,與大師的因緣和際遇,對他的學術成長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佛光山與馬大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透過ZOOM平台線上表示,非常榮幸代表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與馬來亞大學共同簽署諒解備忘錄(MOU),並向出席典禮者介紹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成員單位及主要活動,希望未來可以在學術交流、學生交換、佛教研究等諸多領域與馬來亞大學展開合作,利用機遇分享資源、共同發展。 林愛蓮致詞時表示欣慰,看到馬大和佛光山在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和宗教領域研究,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係,可以借此推動更多的交流。 她說,隨著合作機制建立後,馬大也與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在台灣以及其他國家設立的5所大學搭建對接,即台灣宜蘭佛光大學、嘉義南華大學、美國西來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及澳洲南天大學。 她指出.....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期,首次遇見提出「人生佛教」的太虛大師,深受啟發,知道自己需要有新思惟、新觀念,要重新估定世間的價值。 課程影片 人間佛教學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在創立佛光教團前,曾在宜蘭弘法十年,奠基佛光山未來人間佛教的基礎,重要性不言可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4月1日在線上播出的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特別針對這十年進行分析與探索。這堂課由《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的作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主講。主持人為佛光大學專案助理教授簡瑞瑤。闞教授以田野調查取得的第一手資料與舊照片,說明青年時代.....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閉幕 學術研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昇華,在活動中獲得友誼與歡喜,帶來前行的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邱麗莎表示,星雲大師及人間佛教幾乎與每個學術領域都有接軌,蘊含極為豐富的學術資源,人間佛教的議題也將成為她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齊勝利分享,研討會讓他感受到人間佛教的踐行,師長們具體而微、面面俱到的點評,使他領略到學者的深厚學養,同時拓寬自身的學術視野。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的評定結果,有4人獲特等獎、11人獲一等獎、14人獲優等獎。王雪梅對獲獎青年表示祝賀,她感恩人間佛教獎學金與大覺寺提供「身教、言教、境教」的良好平台,讓大家有機會以學會友、相互砥礪。李四龍對學生提出三點希望.....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開幕
的研究前沿,自己受益良多。同時讚歎主辦單位多年堅持舉辦青年學術研討會過程中付出的人力、物力與心力的辛苦,希望大家積極進步,共同成長。 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提及,星雲大師最重視的是青年,青年是國家的棟樑和未來,是傳統的繼承者和未來的開創者。大師在建設大覺寺時就曾提及,大覺寺不僅是一間寺廟,同時也承載了教化的功能,因此大覺寺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妙士法師希望青年學者能在大覺寺的空間中發掘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以及他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並鼓勵參加青年學術研討會的同學,能夠在佛光祖庭放鬆心情,寫好論文。 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鑑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擔任學術協作的2024年.....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勵學員,學習佛教口譯的路上,從追求完美轉換為趨向圓滿,盡己所能的發心,以佛教口譯來為淨化人心、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結業式上由師資群頒發「第二期佛教口譯培訓證書」,共有31位學員全程參與15小時的課程。未來也將繼續籌備第三期佛教口譯工作坊,啟動中階課程的學程階段,以待佛教口筆譯協會的誕生。 妙光法師從佛教口譯的角度,教導學員用「換句話說」策略對佛教名相做精準詮釋,與學員交流經驗,並提供佛學詞彙庫、翻譯工具及練習方法,鼓勵學員養成語言轉換的習慣。 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包含口譯員、主持人、職業軍人、臺灣師範大學翻譯所、佛光山叢林學院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研究生;來自美國、澳洲、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荷蘭、.....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及「習性」,源自過去世的經驗與感召,這是AI無法觸及的層面。 與談人的專業和深刻見解,精準切入議題的核心,讓聽眾深受啟發,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佛教智慧如何影響AI的發展?AI技術又將如何塑造佛教的未來?AI是佛教的夥伴,還是潛在的威脅?在論壇尾聲,與談人們各自總結觀點。妙光法師表示,「只要在不侵犯、不危害的前提下,佛教與AI可以並肩前行。」南亞卡拉教授附和,強調避免造成傷害的重要性。迪加勒法師提醒大家,應保持尊重與責任感。嚴教授則警示「以業為鑑」,指出AI應用中的道德與業報問題。 此次論壇不僅展望科技與佛教的未來,也討論技術快速發展與利益驅動下容易被忽視的議題,為與會者帶來深刻啟發,激發對.....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一即為星雲大師。 此次專題研究計畫總主持人木村清孝教授表示,感謝所有成就會議的因緣,並提及,「佛光山人間佛教在帶領世界佛教的歷史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此點在此次學術會議中,也慢慢有了應有的評價及定論。未來自己更會依照大師所說的『我是佛』這個論點再去深入研究。」而佛光山日本教區總住持滿潤法師亦感謝此次與會大眾,隨即簡介佛光山發展至今遍至五大洲的現狀,相信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將更有利於提升幸福與安樂指數。 圖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致閉幕詞,左為妙光法師即席翻譯。 人間社記者心均攝 圖說:研討會情形。 人間社記者心均攝 「生活佛法化,佛化生活化」、「將佛法帶入人間」不只.....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示,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實踐,在當今佛教發展具有意義,透過座談會分享和交流經驗,以及深化研究當代世界佛教的理論。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人間佛教座談會 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 圖說: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6日至18日於佛光山舉行,16日晚間於佛光山東禪樓舉行開幕式。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佛教座談會 多元面向激發思惟 圖說: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集結海內外數十名重量級學者,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佛教座談會 暢談佛陀本懷與解脫觀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6日至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