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華美公司資深董事長暨麻省理工學院校友趙元修、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進行英文論壇,主題為「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由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趙氏廷箴懷芳東亞文明講座教授鄧津華主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人間社 李苑嫣 波士頓報導】2024-10-08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合作、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贊助,10月4日共同舉辦「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T.T. and W.F. Chao Distingu.....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佛光山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人間社 李苑嫣 休士頓報導】 2024年9月2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美國萊斯大學圖書館講演,主題為「A Buddhist Path to Inner Peace and Harmony」(中譯:通往內在平靜與和諧的佛教修行之道)。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英文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為佛教傳播需要神聖敘事的建構,同時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尤其應關注文化的傳播現象,有助於理解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國際化歷程。 談及人間佛教當代的主流方向,夏德美認為人間佛教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平等、智慧、慈悲」的價值理念,「平等」包含人人平等、人眾平等、人佛平等三層面,與儒家看重血緣身分等級秩序和西方一神論下,神對人的優越性,有著本質區別。「智慧」涉及人如何認識世界,佛教智慧旨在引導人類對世界進行整體關照,與知識、邏輯、思惟的認知層次不同。「慈悲」,星雲大師強調佛教是樂觀的宗教,予樂是慈,拔苦是悲,宣導運用佛教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最後妙凡法師對老師們的發言予以總結與回應,希望大家能在與歷史的交會中.....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 影片連結 觀音菩薩是佛教當中最為人熟悉的菩薩之一,千百年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深入人心,所救度者不分種族、貧富、性別,因此深受古今中外普遍的信仰,被視為慈悲和智慧的象徵。 自觀音信仰傳入中土,觀音的形象也隨著各個朝代的遞嬗而有所不同,為了讓大眾理解歷代觀音造像的演變及意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陀紀念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系列論壇,第三場「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於10月8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辦,禮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教授主講,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藉由層層遞進的提問與闡述.....
程恭讓細說星雲大師貢獻 善巧方便弘傳人間佛教
地建構人間佛教思想理論體系」,透過善巧方便弘傳佛教。他分享在大陸發表「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論文時,他的學生拜讀後,除了讚嘆教授的好文章,對於大師的氣度、胸懷、奉獻超乎其想像,深覺世間上有位智慧與慈悲的弘法者存在而歡欣不已,此文值得精讀細讀,也是中國佛教的希望。從年輕學生的真誠表達中,令程恭讓直觀讀懂其心,認同他所撰述的文章。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幽默風趣的程教授解釋,藉由認識與理解而撰寫「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認為大師一生都在建構理論實踐,如今更將人間佛教的體相用融和,「佛說的、人要的」是教體;「淨化的、善美的」是教用;至於大師的種種觀念、理論的說明,以及對人間佛教理念藍圖的.....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閉幕 慈悲清淨照亮生命 人間通訊社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人間社記者 趙唯宏 宜興報導】 「2015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11月27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隆重開幕,佛光山長老依空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憫法師出席開幕式。 程恭讓教授發表「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主題演講,從「僧信平等、戒律觀.....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宜興大覺寺開幕
都監妙士法師發表致辭,歡迎青年才俊來到祖庭。寫作獎學金活動越來越受到國家文化部和宗教局的重視,在眾多項目提案中,獎學金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希望學子珍惜學術因緣。 開幕式後,程恭讓教授舉行《佛不是喪,佛是慈悲、智慧和精進》的主題演講,結合當下網路流行的「喪文化」和「佛系」現象,針對「佛本是喪」的觀點,程教授提出從佛陀本懷的角度出發,闡釋佛法、佛教並不是喪文化。他在演講中介紹,佛陀在古印度種姓制度盛行的極不平等時代背景下,提出眾生平等的世界觀,其本身就是非常積極的思想。《華嚴經》中講到大乘菩薩修行的十個波羅蜜多,程教授總結為:慈悲、智慧和精進。而所有波羅蜜多都是自度度他、自利利人,並沒有一個波羅蜜多.....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教育理念,追隨大師人間佛教的腳步。他看到大師的雕像矗立在校園中,感動地說:「終於在校園裡見到星雲大師了!」 見到創校人的銅像,學生感到非常親切溫暖,有如大家長一直守護著他們。在大師的銅像前,感受到的是慈悲、是善美、充滿希望和生機,使大家在弘法的道路上,可以無畏前行。 西來大學「星雲大師銅像」暨「人間佛教研究院」揭幕典禮10月18日於校園廣場舉行。校長張錫峰、佛光山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Dr. Jane Iwamura,和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博士(Dr. Lewis Lancaster)共同剪綵。逾百位法師、教授、學生和佛光人見證歷史時刻。.....
「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 圓桌論壇登場
力支持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教務工作,以及永富法師和鄺美雲會長的護持,令中心的運作得以順暢。陳教授指出,《貧僧有話要說》是人間佛教生命體驗的最佳例證,印行數百萬冊,影響深遠。星雲大師以筆名「趙無任」撰寫《慈悲思路‧兩岸出路》,關注內地與台灣兩岸相關的事物,也很值得觀察分析。 梁元生於80年代在美國教書時,已收看當地華人電視台播放星雲大師的佛法講學,他在開幕致辭時表示,論題很值得積極探討,大師的兩本著作,顯示出人間佛教要從深山走進社會度眾的精神,「佛法要應用在身邊的事情,這兩、三年與永富法師和大師的會面中,看到他們身體力行的表現,深受感動。」 永富法師有感於香港社會目前出現對立的動盪境況及學生輕生事.....
人間佛教觀音信仰論壇 開放報名
推出第三場次「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禮請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教授主講,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透過觀音菩薩莊嚴的形象與神韻,引領大眾感受觀音菩薩慈悲的力量。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與善知識一起深入法海。 人間佛教思想專題 觀音信仰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2022年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論壇,三月份起從「經典、歷史、藝術」的視角,帶您走入人間佛教的觀音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