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部分2018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讓在開幕致詞中介紹了會議宗旨,希望通過會議的持續舉辦,深度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並對近現代佛教轉型問題進行深度研討,努力打造高層次人間佛教學術平臺,並起到溝通兩岸佛教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功能。 李利安代表學者致詞,表示過去學術界對「行」的研究比較薄弱,本次會議以修行為主題,希望能夠帶動整個學界對修行的研究。 妙凡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提出星雲大師對修行的看法,人間佛教不否定傳統的打坐、念佛等修行,更看重如何將佛法落實到生活裡,回到人間的建設。人間佛教理論、實踐是不二的。 開幕式後,舉行了上午第一場主題論壇,主題為「人間佛教的修持.....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中,展開一系列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交流。永富法師勉勵與會專家學者,期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間佛教能在世界進一步落實,為生命帶來歡喜和光明。法師也感謝陳劍鍠教授自上任以來的種種貢獻,以及梁院長協力推動佛教學術研究,並邀請與會者出席8日「維也納佛光青年愛樂團」在中大演出的新春音樂會,從音樂藝術感受人間佛教的實踐成果。 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表示,人民大學的重點是研究佛教,並且是唯一受國家委託、培訓宗教領袖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府。12年來已培訓出近700名宗教負責人;他非常認同人間佛教的精神,經過數代高僧大德的努力,已成為六祖惠能大師後的佛教新標誌。武漢大學何燕生教授指出,武漢大學的「禪文化研究中心」於去.....
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開幕研討會隆重舉行
,要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走向家庭、走向社會。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是佛大一個校級研究中心,爲佛教研究提供一個學術平臺,彙集全球漢傳佛教研究人才的基地。該研究中新設在宜蘭礁溪佛大校區,中心主任爲前佛大佛教學院院長、現任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佛大佛教研究中心將於18日(星期四)揭牌,主辦單位邀集十二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從15日起五天,分別在高雄佛光山和宜蘭佛光大學參加佛大佛教研究中心開幕研討會。 星雲大師在佛光山傳燈樓致詞表示,1967年佛光山開山初期二、三十年間,歷年都召開佛教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成立之後,相關學術會議也盛極一時。如今由佛大楊朝祥校長和南華大學林聰明一起推動的佛教研究中心,萬分.....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學金,方便更多出家人進修。 妙凡法師指出,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在陳劍鍠教授努力下推出碩士班,以漢傳佛教為主,深入研究佛教的歷史脈絡及各宗派和學派的思想理論。課程邀請多位佛學專家及權威任教,包括國際資深佛教學者蘭卡斯特教授(Professor Lancaster),還有專研天台宗、禪宗及佛教思想史的佛光山永本法師。 譚偉倫教授及陳劍鍠教授分別深入介紹課程內容,指出佛教沒有本位主義,歡迎任何人士修讀碩士班,深入經藏,體解佛教的智慧。黎偉德已是港大佛學研究碩士,現職市場調查工作,出席目的是想知道中大課程的內容有何不同,從課程介紹中亦感到有興趣,表示都市人生活緊張,學佛可調整身心。劉家發就讀中大宗教研.....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由闞正宗教授主講,簡瑞瑤教授與談。 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闞教授認為星雲大師不斷開發新的弘法方式,吸引年輕人學佛,為佛教培養人才。 闞教授說明:星雲大師在中國大陸時期,首次遇見提出「人生佛教」的太虛大師,深受啟發,知道自己需要有新思惟、新觀念,要重新估定世間的價值。 課程影片 人間佛教學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在創立佛光教團前.....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宗學的理論範式,並提出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不二融和,是理解大師人間佛教深層義理金鑰的延展思考。 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李瑞騰、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佛光山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人文學院院長呂凱文、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玉珍等專家學者,及佛光山叢林學院師生等現場與線上共300多位與會。 結集人間佛教十大貢獻,開創佛光學現在與未來的鉅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5月10日正式發布和舉行座談會基調講演。晚間於雲來集,與會學者探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思想脈絡與貢獻,也肯定此套書展現佛光弟子集體創作力量,衷心表達人間佛教法脈能如.....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換句話說」、「視譯練習」、「跟述、分神練習」及「實際案例演練」,讓學員掌握合理斷句、詞性轉換、補充刪減、氣力模式等口譯技巧,並介紹專業口譯設備及口譯廂禮儀。 佛教口譯培訓工作坊, 佛教口譯,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結業式上,師資群頒發「第二期佛教口譯培訓證書」,共有31位學員全程參與15小時的課程。 精通佛教口譯的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吳茵茵助理教授,指導「中進英口譯策略」及「B語言自我提升」,融合自身豐富的口譯及教學經驗,講述英譯時需把握的策略和要領。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為培育佛教口譯員,促進國際弘法,5月17至19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開拓多元視野
人間通訊社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開拓多元視野 【人間社記者 知文 宜蘭報導】 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學院主辦,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之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3日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主持下,於宜蘭礁溪佛光大學雲水軒隆重開幕。 與會人員有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佛教研究中心兼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長辛嶋靜志、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兼佛光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教授謝大寧、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等200名學者及觀察員,展開2日.....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養與方法,每一句都是菩薩道的工夫心法。 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成就全球五大洲事業的工夫心法是什麼?上海交通大學杜保瑞教授於7月1日,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細說分明。這堂課由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林素玟教授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主講。杜保瑞教授從星雲大師《往事百語》、《佛光菜根譚》等著作,總結「般若智」與「菩提心」為星雲大師的「工夫心法」。 杜保瑞教授提到著作的初衷是向星雲大師學習,並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後,深化對大師的學習。星雲大師的著作中,杜教授推崇《往事百語》為.....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乘經典中的社會」、「戒律與社會」、「華嚴思想的現代意義」,與諸多學者傾囊交流。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開場主講「漢傳佛教經典與東亞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來自中國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台灣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鬫正宗、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副教授尤惠貞、中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等人,分別在「人間佛教—以佛光山為中心」的會議場次中,發表各自長期努力的論文。各大學者不只融入古今歷史、政治方針、人文教育、文化震撼、以及經律論述等,更發表自身對該領域的觀察及瞭解。 不只在學術層面的體會,李利安教授更將星雲大師這份人間佛教的宗風深植於心,並分享在寺院參訪時,處處讚嘆佛光山「給人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