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香港中大演繹
天,8月26日開幕禮於中大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主持人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與談人有中大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鄺美雲、香港鏡報副社長徐世和博士及佛門網編務總裁林國才,向百餘名與會人士發表對主題的見解。 陳劍鍠教授引述星雲大師的開示:「錢財不是毒蛇,而是可以作為淨財,成就事業和願心」。教授指出,任何企業都須要講求利潤及效益的最大化,「佛商」追求利益必然有超越功利的「佛道」作為遵循依據,將所獲取的利潤轉化為社會福利,成就企業的最大價值,付出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就是佛教研究中心所關注、研究和.....
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開幕研討會隆重舉行
透過海外通訊研究員針對漢傳佛教進行跨國學術研究,持續透過國際研討會和發表論文,使佛光大學成爲國際佛學研究的重鎮。 星雲大師進一步說,人間佛教一切以人爲本,就是從出生、修行、說佛、成道皆在人間,就像當年國際佛光會成立的目的,就是將佛教從玄談轉型成爲實際服務。 星雲大師說,中華文化思想除了受到儒家影響,就是佛教對人生和社會的影響最大了。此次學術研討會探討漢傳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意義非常重大。他分析佛教起源於印度,但是藏傳佛教普及不夠,南傳佛教著重供養制度,日韓佛教仍有欠缺,佛教傳到西方也因爲語言問題而有所不足。佛教傳到中國歷史最悠久,從最初的譯經,到後來的大乘佛教八宗、小乘佛教十幾個流派,漢傳.....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也獲得了重要的歷史機遇。」 星雲大師 讓佛教煥發生命力 人間佛教是海峽兩岸佛教的共同選擇,並在兩岸同時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特別是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在星雲大師的領導下,目前已經在全球建立起300多個道場,國際佛光會也遍及五大洲一百多個國家,成為中華文化向外傳播的重要陣地。去年,人民出版社和宗教文化出版社聯合出版了大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在大陸產生很大的回響。前段時間,《星雲大師全集》正式發佈,共365冊,3千多萬字,堪稱人間佛教的智慧寶藏。 此次會議邀請台灣佛光山宗務委員、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他談到佛教與當今社會融合的問題時認為:「佛教也曾隨著不同時代的變遷,因諸多的人為因素,.....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 開幕式之後緊接著進行了2場共11名學生的開題,內容涉及星雲大師的祈願文創作、情感觀與文學實踐、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講經策略、星雲大師體育弘法等,也有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為例探討佛教參與社會教育,從藏經版本發展史的路徑切入研究《佛光大藏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外,還安排專題講座、綜合座談、參訪茶敘等精彩內容,讓參與者可以充分交流學習,培養嚴謹完整的研究方法和鮮明脫俗的思考理路。 圖說:西北大學哲學院教授王.....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激盪智慧火花
慧火花 圖說:宜興市副市長吳青峰。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28日至29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等70多位專家學者皆出席與會。此次發表論文的數量是去年的兩倍,論述的觀點也更為豐富多元。 開幕式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賴永海,說明第二屆研討會的目的及選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他表示,近年來,人間佛教已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發展;現代人間佛教最具代表人物為星雲大師,得到廣泛的共識;加上社會環境的變化,已對佛教有正面、明確的認同,甚至包括政界、宗教管理部門.....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量佛教徒受持五戒,無形中對台灣社會形成一股穩定、和諧、進步的力量。 參訪團對佛光山的各項弘法事業興趣濃厚,兩小時的交流意猶未盡。最後,妙凡法師贈送大家《人間佛教論文選要》英文論文集及《人間佛教的法要: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英譯版,林明傑教授代表與會學者接受大師一筆字墨寶「雲水自在,祥和歡喜」。學者們表示佛光山是塊淨土,期待將來作進一步交流,以加深了解人間佛教在印度及台灣的發展。 學者們踴躍提出了有關佛光山的四大宗旨、全球寺院發展方向、學術交流活動等近20條問題。 妙凡法師致歡迎詞,介紹人間佛教的「平等」不是一個口號,它已經落實在佛光山各個層面。平等,儼然形成佛光山的制度和組織文化,維繫教.....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大家應該學習的精神。史芬妮認為,差異不是問題,當差異融合時,就成為一個圓滿的世界,她認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特色。 開幕式與會出席包括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中國藝術研究院田青教授、四川大學陳兵教授、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等。 展望人間佛教國際化 海內外學者腦力激盪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時指出,佛教的發展,從修行和理論的層面而言,皆離不開解行並重,但實踐前要有正確的觀念。 人間社記者如輝攝 兩岸三地學者 闡述星雲智慧 人間佛教座談會 發表見解 凝聚共識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6日至18日於佛光山舉行,集結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40餘名重量級.....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國大陸、香港、斯里蘭卡等地的研究生。另也吸引了幾位其他系所的學生前來聆聽,而出席的佛光山代表包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紐約道場當家有霖法師、新澤西州道場當家滿普法師、休士頓道場覺法法師、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等人出席,共計50人。 「慈悲與包容不僅是個人修行的核心,也能為社會問題提供解決之道。」講座的前四十五分鐘,妙光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政治觀為主軸,闡述佛教如何在社會與政治中發揮作用。他解釋星雲大師主張的「問政不干治」原則,強調佛教徒應關懷社會議題,並非迴避政治,而是以智慧和慈悲的方式積極參與,推動社會和諧與和平。妙光法師舉例提到,星雲大師創辦《人間福報.....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Nobles特別出席支持,與會校方代表還包括公平與包容辦公處副處長Karl W. Reid和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院發展處副處長Anne Marie Michel。佛光山代表有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督導趙辜懷箴、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妙璽法師、紐約道場監寺有霖法師,休士頓中美寺覺法法師,以及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等。 3位與談人各從宗教、企業和學術的角度探討佛教中慈悲的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實踐與應用。妙光法師強調慈悲不僅是同理心,而且是深刻理解自己與他人有著相同的痛苦,並付諸行動減輕彼此的苦難。 他分享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人們在困境中互助的場景.....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館講演,主題為「A Buddhist Path to Inner Peace and Harmony」(中譯:通往內在平靜與和諧的佛教修行之道)。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英文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休士頓中美寺當家覺法法師與會。妙光法師探討慈悲的意涵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以慈悲為力量,幫助自己和他人解脫痛苦,進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慈悲是一種選擇 從己做起 生活無處不是檢視自我內心和體驗佛法智慧的生命成長之旅。妙光法師以自己15歲移民澳洲,因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而在學校遭遇霸凌的經歷為例,分享佛教信仰和恩師星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