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大辭典》英譯培訓 前進舊金山
圖說:《佛光大辭典》加州英譯工作坊1月19至21日在美國舊金山三寶寺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國際中心院主辦,舊金山三寶寺舉辦,共20位佛光人參與。 人間社記者心穎攝 人間社記者 心穎 舊金山報導 《佛光大辭典》英譯培訓 前進舊金山 《佛光大辭典》加州英譯工作坊1月19至21日在美國舊金山三寶寺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主辦,共20位佛光人參與。本次培訓旨在透過學者專家的指導,幫助舊金山有志於英文弘法的義工提升佛學造詣及翻譯技巧。 本次培訓的師資陣容強大,.....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 宜興大覺寺登場
大覺寺登場 以文學弘揚人間佛教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由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9月13日至14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來自台灣大學、佛光大學、南華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及中國社會科學報等32個學術單位、10家學術期刊、近60位學者與會,共發表51篇論文。 開幕會上蒞臨的貴賓有:宜興市統戰部部長莫克明、宜興市宗教局局長王立明、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蕭紅、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等人。會議形式涵括人間佛教文學創作座談會、宗教實踐與佛教文學史編撰專題研討及分組討論等,還.....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巧方便觀,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以及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共同探討《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和善巧方便對佛教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和弘法上的啟發與實踐。 董群教授對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的研究,造詣甚高,並長期致力於人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推廣上著力尤深,佛光文化出版,由他釋譯的《法華經》,更是深受歡迎。對於《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董群教授從三個層面來展開,分別是《法華經》經題要義的解說、思想的內容歸納、以及善巧方便的詮釋。 董群教授認為「諸法實相」是《法華經》根本內容之一,而「開、示、悟、入」佛知.....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送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予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由該中心名譽主任樓宇烈教授(左二)及主任王頌教授(右一)代表接受。 圖/楊秀蓮提供 人間社記者 趙莒玲 北京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繼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分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論壇後,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於12月6日,在北京大學舉辦「傳統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會」,再續大師與北大的美好因緣。佛光山亦贈送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一套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期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 會議由北大佛教中心主任、王頌教授召集並主持。北大、中.....
轉念改善生命──學者與行者共論八識的無我觀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轉念改善生命──學者與行者共論八識的無我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時代需求面推出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6月1日晚播出第四堂課「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主持,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進行一小時精彩的雲端對談,帶領全球五大洲觀眾遊心法海,分別從學者的義理與行者的經驗,領略八識的功能、分工,以及如何透過轉念為自己創造未來更好的資糧。 從事唯識研究及教.....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邀請心保和尚與董平教授主講,由妙凡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繼去年廣受好評的「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延續,推出嶄新的系列──「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以《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所包含的10部佛教經典為依據,每部經典選取一個重要觀念,由學者與行者進行線上對談交流。3月1日晚首場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大學董平教授,暢談《六.....
《華嚴經》圓融思想的實踐 善用其心
本有北天竺佛馱跋陀羅(覺賢)譯的六十卷三十四品,稱為舊譯或《六十華嚴》、于闐實叉難陀(喜學)譯的八十卷三十九品,稱為新譯或《八十華嚴》、唐般若譯的《四十華嚴》,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 入法界品》的異譯。佛陀宣說此經的地點有「七處八會」或「七處九會」的不同說法。內容在宣說菩薩的修行過程,可以從「次第行布」及「圓融相攝」兩個角度理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以及「淨行的價值:如何善用其心」等,都是本經的重要內容。 邱教授指出,佛法以「圓」來說明宇宙人生,理要圓,事要圓,理事皆圓,事事皆圓,這也就是《華嚴經》所倡明的四法界。星雲大師對《華嚴經》圓.....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邀請郭朝順教授、慧知法師進行對談,由慧喜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策劃「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系列論壇,5月1日第三堂課「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由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院長郭朝順教授,與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進行對談,精彩講說於透過youtube及zoom等不同的網路平台播出,五大洲同.....
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開學 打造管理學的最高管理心法
造最高企業價值 李焯芬校長表示,優秀員工的特質,就是自覺地追求卓越,凡事做到最好;而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能夠培養員工具有主動性與自覺性,發揮人人最大的潛能。他以星雲大師的法語「自覺自學的經驗,成就了我的行事」,勉勵大家在課程中皆能有所啟發與獲益。 王紹穎博士指出,全球疫情打亂了生活和工作秩序,人人皆面臨無法預測的未來和職場的不安,學習自覺管理能有效打造團隊績效,並以智慧面對危機處理,她期許學員把握此次學習因緣,以自覺式管理達到最優化的績效。 「每次課程,都是一期一會的難得機遇。」陳劍鍠教授勉勵學員在每一期的學習中,都能修行辦道、剋期取證,獲得自覺式管理的妙法,探得管理的箇中三昧,即使面對企業管理.....
星雲大師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武漢大學隆重登場
圖說:「從文學到理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討會」在武漢大學舉行,11所高校、30餘位專家學者及20位碩博士生出席。 人間社記者陳后攝 人間社記者 曹磊 武漢報導 星雲大師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武漢大學隆重登場 由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從文學到理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學術研討會」,11月18日至19日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隆重舉行。 會議由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吳光正主持,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