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日本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開啟東亞佛教研究新里程
佛教學術重鎮的日本,意義殊勝。 佛光山日本教區總住持滿潤法師在揭牌儀式上,感謝木村教授的指導,及張文良教授、陳繼東教授等眾善因緣促成研究中心的成立。謹記星雲大師教誨,法水寺作為一個佛寺,希望能繼承和重現隋唐時期佛寺與市民生活緊密聯繫的傳統;藉由學術研究,釐清社會所需,為世人服務奉獻。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清孝教授表示,《華嚴經》五十三參的典故,說明佛教不僅有偉大的菩薩與高僧,也有許多平凡人物,都因為願力而成為「善友」。今天善友齊聚,未來也將吸引更多人加入,共同推動研究中心的發展。 作為研究中心成立的推動者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表示,當年深受木村教授「東亞佛教視野」理念所啟發,萌生了三個理.....
現代社會中的「人間宗教」 學者論壇即將登場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現代社會中的「人間宗教」 學者論壇即將登場 為尋求現代人類文明宗教互鑑的可能性,以增進人們對不同宗教現象的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多元宗教與社會」研究小組成員合作,將於5月1至3日在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佛陀紀念館舉辦「現代社會中的『人間宗教』:多元宗教的對話與交流」論壇,期盼透過社會科學的研究視野,展開人間佛教與各宗教研究的學術對話交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首度與中央.....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文/李鑫、張文、薑美如、蔡冰硯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百年現代化,世紀人間情——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11月3日於江蘇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線上線下同時進行。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題論壇主持,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張文良教授、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參加與談,海內外30餘位碩博研究生及線上一百多位聽眾參加此次論壇。 妙凡法師首先邀請李利安教授介.....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版第六冊壓軸出版 多元主題呼籲實修
經六個年頭,最後一塊拼圖《佛法真義英文版第六冊 Buddha-Dharma: Pure and Simple Vol. 6》於今年9月壓軸問世,將引領讀者結合佛教與僧信二眾的生活,認識人間佛教及其因應現代的各種善巧方便,期盼大眾採取實際行動、重新檢視修行。 《佛法真義》英譯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帶領國際中心知桐法師和美、英、澳、台、新加坡、比利時、馬來西亞等七個國家地區的青年翻譯團隊共同完成,再由人間佛教研究院知悅法師等人編輯審定,英譯人員遍及四大洲,展現超越地域與國界的集體創作精神。 《佛法真義6》是整套系列最後一部,用現代的詞語釐清信仰的本質,以及各種佛教行事與活動的.....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書分享 蘭卡斯特教授親述研究里程碑
重要性?蘭卡斯特表示,今天對中國佛教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理念與實踐,多由廣州傳入,包含禪宗初祖、瑜伽典籍、海洋觀音、比丘尼具足戒法等;若只把目光放在長安,以及從長安傳入的經典、習俗和實踐,則無法全面理解現今中國佛教的景象。 最後,問及這個研究最大的挑戰。蘭卡斯特答道,由於缺乏文獻,因此委派年輕的考古團隊,攜帶全球定位系統儀器,前往擁有佛教遺址的考古地點,把遺址精準地標示在地圖上。透過蒐集大量的資料與繪製精確的地圖,得以論證佛教的海路傳播。 收看線上新書分享會後,各地觀眾熱烈回響。美國西來寺三好學園教師Christine Khanbijian表示,從前未能想像海上貿易對佛教傳播有多大影響。除了「佛.....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索。這堂課由《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的作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主講。主持人為佛光大學專案助理教授簡瑞瑤。 星雲大師十年宜蘭弘法的成功經驗,是爾後佛光教團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青年時代的星雲大師,運用般若智慧與權巧方便,將偏鄉宜蘭打造成佛教聖地,一步步奠定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基礎工程。.....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結集人間佛教十大貢獻,開創佛光學現在與未來的鉅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5月10日正式發布和舉行座談會基調講演。晚間於雲來集,與會學者探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思想脈絡與貢獻,也肯定此套書展現佛光弟子集體創作力量,衷心表達人間佛教法脈能如燈火相續而不滅的期盼。 基調講演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發表學者依序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閉幕 學術研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學金平台不遺餘力地培養青年學者,正是人間佛教理念真正的落實,發願未來將繼續助力人間佛教獎學金項目。 妙憫法師指出,歷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的舉辦,正是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宗旨的體現。來自不同領域的青年學者,通過人間佛教獎學金的因緣,穿越時空與大師相會,並開展各類研究,這是星雲大師願力的實現,希望青年學者們能在祖庭大覺寺切實感受到人間佛教理念的實踐。 「文字是學者的生命」,妙凡法師最後提醒青年學者,認真對待自己的論文,人間佛教不僅是學術,更是一種生命智慧,相信人間佛教未來能為大家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帶來希望與光亮,並祝福每一個人「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開幕
更是深入研究人間佛教的好機會。 王雪梅教授分享參加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活動中感受到的「三度」:第一、態度。學生與指導老師對於學術認真的態度,在長達幾個月的擬題、開題、修稿、定稿的過程中,得到非常顯著的體現。第二、溫度。主辦單位對此次活動盡心盡力籌備,法師們在交流群裡發送各種資訊,同學們熱切地交流與互助,體現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中人文關懷的溫度。 第三,深度。學生們參加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的活動,在老師指導下,呈現出具有深度的學術論文,收益頗多。曾經參加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的學生,有些已成為教授,有些成為國家社科基金的主持人,在在體現了此項活動的意義。 夏德美研究員指出,通過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從中.....
《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隆重推出 叢林常識邁向國際
及150則叢林用語、詩詞,並設英漢、漢英詞彙對照表及專章收錄詩偈用語,方便讀者快速查閱。 為便於讀者理解,英文版中之佛學名相附有中文原文( 例如 “Abbot” 方丈/住持)。源於印度之名相則以梵文呈現(例如:“Karmadana” 維那 )。部分文化專有名相因無完全對應英文譯名,則採用漢語拼音轉寫並輔以語境解釋(例如:“haiqing”海青 lit. ceremonial robes)。此外,本套書較為特殊的,是大量寺院行政與叢林職稱。此類用語為首字母大寫,以區別其他名相(例如: Robe-and-Bowl 衣鉢)。全書透過這些細緻安排,協助讀者更輕鬆迅速地領略箇中智慧。 《僧事百講》英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