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3月1日首播「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程。 首場論壇主題為「六祖壇經的解脫觀」,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暨百家講壇的主講人董平教授對談,開春後3月1日晚上7:30-8:30線上開播,帶領大眾深入佛法堂奧。 《六祖壇經》,惠能大師的言行錄,弟子法海集記,是除了佛經以外,高僧大德的著作中,唯一被世人尊稱為「經」。在中國佛學思想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力量;宋明兩代理學家的語錄,也深受影響。《壇經》以「無念、無相、無住」為修行法門,主要是使人人能「明心見性」而解脫。若能依此而修,對於世間的善惡好醜,乃至人我的恩怨情仇,言語的觸犯諷刺,彼此的欺凌紛諍,能一併視為虛空幻相,則不會想到報復酬害,淨土即在目前。 此次「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好書分享〕英譯《佛法真義》第五冊問世 穿越時空回歸本懷
師等美、英、澳、台、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七個國家地區的青年翻譯團隊共同完成,英譯人員遍及四大洲,展現超越地域與國界的集體創作精神。 《佛法真義》第五冊具備淺顯易懂,生動、生活的描述。從佛陀到六祖惠能大師,乃至20世紀至今的在家菩薩行誼,例如:〈佛陀會生氣嗎?〉表述佛陀對弟子「恨鐵不成鋼」的愛護之心;〈佛陀十難〉則說明了因果業報不能逃避,因為就連成道的佛陀亦須承擔過去行為種下的果報。星雲大師指出,懂得佛陀的心,才能真正懂得佛法。 〈六祖大師不識字嗎?〉、〈為神秀禪師定位〉、〈頓漸平等〉三篇,不僅襯托《六祖壇經》的文學價值,亦肯定神秀禪師的成就,彰顯頓漸兩種法門的重要。大師強調,頓悟漸修皆是.....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民大學張風雷教授表示,人民大學的重點是研究佛教,並且是唯一受國家委託、培訓宗教領袖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府。12年來已培訓出近700名宗教負責人;他非常認同人間佛教的精神,經過數代高僧大德的努力,已成為六祖惠能大師後的佛教新標誌。武漢大學何燕生教授指出,武漢大學的「禪文化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成立,感謝佛光山的鼎力支持,成立典禮和一周年紀念典禮均邀請到佛光山副住持兼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蒞臨主禮,期待大學能與佛光山建立長遠的合作交流關係。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6至7日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康本學術園區舉行。開幕禮由中大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中大人間佛.....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焦東亞人間佛教的討論,為人間佛教論題開展新視角。韓國中央僧伽大學本覺法師連結史蒂芬‧霍金《偉大設計》和《華嚴經‧世界成就品》的宇宙觀,提出〈眾生行業打造的世界成就〉論文。韓國東國大學中文系教授朴永煥從惠能大師「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理念出發,指出台灣的人間佛教具有「儒佛結合」特徵。 日本駒澤大學佛教學部教授大澤邦由,探討日本檀家制度、喪葬佛教結合的現象,發現檀家對佛教義理無意了解,為此表達憂心。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高橋晃一,將唯識學和菩薩道的關係做了梳理。北海道武蔵女子短期大學教授鈴木健太分享對小品般若的研究,體認到和不同信仰、修習不同法門者的和諧互動,包容是關鍵。.....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來比喻、強調這種智慧能摧毀一切煩惱。篇幅達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則是玄奘大師將印度各種講述「般若」的經典彙整翻譯,結集而成,《金剛經》相當於其中的第九會,也是整部《大般若經》中最具代表性者,乃至六祖惠能大師推崇:「但持《金剛經》一卷,便可直了成佛」。分析《金剛經》的切入點,李教授特別提到,須菩提在《金剛經》第二分向佛陀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實包含了三個問題:學佛者如何發成佛之心?如何保持不退心?如何安心?因此,這部經講述下來,其實就是安心的法門。 談到《金剛經》的核心思想,李教授引用經文中以「布施」及「佛的身相」兩組譬喻,反覆說明「無相安.....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因為經歷苦難,所以就要探討如何「解脫」,並從中發展出「禪定」(dhyāna)的修行形式。在此基礎上,禪在印度是指一種獨特的修行樣式、身體狀態,並導向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這樣的印度禪傳入中國後,到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創造性的解釋及實踐,將「禪」蛻變成解脫的代名詞,成為「明心見性」的手段和方法。由於《壇經》的影響,「禪宗」作為一種精神,在唐朝之後不只給中國佛教注入了全新的力,啟示了我們:只有走出自我的束縛了,才能面對一個無限的、光明的、有意義和價值的世界。 心保和尚則以行者的角度分享《壇經》裡中提及的修行方法。保和尚點出,「苦」也就是現代所講的「生活壓力」,修行就是要找到方法令苦消滅,甚至不再生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