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華嚴經》的圓融觀【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之10】
等觀 主題:《華嚴經》的圓融觀 日期:12月1日(四) 晚上 7:30 ~ 8:30 主持人: 妙凡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 主講人: 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邱高興教授/中國計量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 加入 Zoom 會議 ♦ https://reurl.cc/g2O6p4 會議 ID:853 5231 4268 密碼:123456 YouTube 同步線上播出 第三堂課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 會議的核心議題是「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重點討論印度佛教在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傳播對當地語言變化發展的影響。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成功大學文學院.....
2014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光山寺、佛光大學 2014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緣起: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推動漢傳佛教研究,培育新一代研究新秀,從一〇二年十月開始執行專案研究計畫「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從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文獻等方面,深入探索《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的關連,第一年計畫聚焦於宏觀式的考察與既有成果的反省批判,故在佛光山與佛光大學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 此計畫敦請萬金川教授主持「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大型研究計畫,以《維摩經》為研究對象,邀集國內著名學者一起參與研究,分別從宗教、文獻、文學、歷史、思想、藝術來進行相關整合研究,為讓總計畫能夠與學界交流,特辦此會,廣邀學術先進討論,此乃會議緣.....
2017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計劃內部工作坊
、基辨、快道四家註」先是介紹了《觀所緣緣論》東亞的詮釋史進而談論江戶學者的批判性視角,來說明詮釋之間的衝突。 廖肇亨教授發表「黃檗宗初期歷代住持著述論考:從隱元隆琦到悅峰道章」此一研究同時牽涉到佛教、文學藝術、文獻、外交史、海洋史,由此檢視東亞文化意象的形塑與流變。不論從生命經驗的特殊性或異文化體驗的角度,明末清初東渡日本的僧人著作當中都有豐富無比的積澱,更是聯繫溝通東亞文化趨勢與品味的樞紐,有待更深入的抉發。 黃繹勳教授發表「明清三峰派藏外典籍題解I」整理了明清三峰派藏外典籍題解讓世人了解三峰派一到三代的興盛以及該派在明清社會互動狀況。 劉家幸博士後發表「來也錯去也錯,一隻草鞋活如龍――日本.....
2019年翰林學人「星雲大師一筆字」座談會
一、 活動內容: 佛光山藏經樓主殿石刻「一筆字」的人間佛教法義,以一比一等比鐫刻在具有宣紙紋路的大理石上。希冀藉由各領域專家、學者,從佛學、文學、藝術、管理、醫學等多元角度,探討「一筆字」對現代人間佛教的時代意義。 二、 活動議程: 2019翰林學人座談會議程表 三、 主辦單位: 佛光山藏經樓 四、 日 期: 2019年4月13日(六)至4月14日(日) 五、 參加對象: 各領域之碩博士。 六、 報名方式: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電話:07-656-1921#2404 胡小姐 E-mail:fgsdharma1@gmail.....
「2020佛法真義——當代佛法實踐與再詮釋」論壇
線上 「2020佛法真義——當代佛法實踐與再詮釋」論壇 講座回顧影片 講題:在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的脈絡中看《佛法真義》 講者:程恭讓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cuhkcshb/videos/3634138113303249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lwY (6月1日播放)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o_TgUJZ5q7dfhbVPK-s8cA 講題:人間佛教的修行觀 講師:佛光山寺住持 心保和尚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程恭讓教授 時間:3月1日(一)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言:中文/國語 海報:JPG版 講義:〈佛陀教法思想之根本宗旨是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之辯證統一—《雜阿含經》義理辯證之一〉 網址:YouTube:https://youtu.be/xkSJ-v0xn9E (3月1日播放)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Q43iivQYuo.....
視野與方法:人間佛教學術前沿 (2021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OOM線上論壇 日期:2022年1月1日 (六) 時間:晚上7:00-9:00 方式:ZOOM線上論壇 主持人: 王雪梅/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與談人: 李利安/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程恭讓/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文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從上個世紀20年代至今,人間佛教已走過百年歷程。世紀回眸,我們既看到以佛光山為代表的人間佛教推廣運動和以《星雲大師全集》為代表的人間佛教文獻集成事業均取得了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就,同時也看到人間佛教在推進佛教現代轉型過程中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而人間佛教的研究也取得系列成果,並逐漸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在這個重大歷史節點上,特別值得冷靜思考人間佛.....
【懷念星雲大師】 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晚上19:30-20:30線上直播 四、作者簡介 三、叢書亮點 首度收錄兩岸三地11位資深佛教學者,近10年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學術成果。 以多學科、多領域、多專業的專業學識進行調研,從思想、哲學、文學、歷史學、宗派學與現代管理學等專業學科,進行深度論述。 呈現現當代佛教的現代化、大眾化、生活化、社會化與人間化特色,體現多元且具體的人間佛教實踐智慧。 提出「人間佛教學」一詞,透過具體且堅實的實踐成果,建構當代人間佛教學的理論基礎。 請參考相關連結的YouTube「人間佛教思想專題」或Zoom平台收看課程 Zoom及Youtube線上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
2024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訪問學人申請辦法
構之研究型學者來本院進行專題研究,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 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二)訪問學員: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在學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四、申請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