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人士共同參加了此次開幕。開幕式由西北大學謝志斌副教授擔任司儀。 首先,由2022年度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總計畫主持李利安教授進行宗旨介紹。李教授對活動的宗旨和前期過程進行了闡述。講道,軸心時代,釋迦牟尼專注於人類的生命痛苦,開闢了以正見正信為主導的治心之路,尋求人類的幸福。西元後,佛教傳入中國並形成延續至近代的三教並立的文化結構。現在,星雲大師強調回歸佛陀本懷,關注人間,關注生命,極具時代意義。在後疫情時代,人類急切地需要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質和存在,從佛教中汲取智慧,思考並尋求現實生命的人間佛教應對措施,尤為重要。作為正在發生的歷史文化現象,人間佛教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潛力。本次論壇將有諸多青年學者.....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師同學們能夠得到學習和啟發的寶貴機會。張文良教授勉勵在場青年學子,面對自己不滿意的學術成果時,不喪失信心,不過度焦慮,要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繼續成長,這才更重要。 李利安教授充分肯定參會學生的學術熱情與專注態度,同時囑託同學在研究過程中既要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期待來日盛會重逢得見智慧花開。 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老師們對同學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作為青年學者,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
「高牆心聲」—佛光山監獄教化活動的文本挖掘及 LDA 模型分析研究
佛教參與罪犯改造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本文以佛光山監獄教化活動為研究對象,意在通過分析參與者的直接回饋,探索活動對服刑人員的作用,提供監獄教化組織參考;使用TF-IDF 關鍵字提取和 LDA 模型,並進行特徵分組,分析106 篇參與心得;佛光山的監獄教化活動能夠積極影響參與者,不同活動產生不同效果。活動立足佛教「心靈」解脫,效果與「四給」理念契合,與教化點關係不大,與活動設計關係密切。「佛學會考」、「三皈五戒」活動具有較強宗教色彩,參與者更專注從內心獲得精神歸屬,群體間思想感悟相似。巡迴講座參與者更容易與主講人共情,加強自我反思,產生特有的內心感受。命題式書畫競賽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參與者思惟發散與情感宣洩。教化活動呈現連續性和承接性,與佛教「信解行證」修行契合。但教化組合仍處於非自覺狀態,未來的教化活動須靈活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第三屆,讓日本學生出國開拓視野。期許論壇持續培養更多佛教青年學者,「因為佛法可以解決一些現代社會問題。」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提到,星雲大師常說「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期許青年學者除了專注研究,也長養對社會的人文關懷,「這是知識分子對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以愛護佛教之心來研究佛教,秉持星雲大師講的「佛法要『給人懂』」理念寫作論文,讓更多人受益。 「今年論壇特別設置師長一對一的講評,讓我受益匪淺。」來自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的楊凡煙分享,因為家庭信仰而與佛教有緣;此次發表「佛教解脫道當中的關係療癒─以《雜阿含經》為依據」,關注佛教與社會倫理實踐的關係,希望從佛教找出解決現實問題的資源.....
從星雲大師身上看到佛光山的管理風格
舉凡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只要牽涉到選擇、決定,就必然要涉及「管理」的工作。大要地說,「管理」有三個重要的部分:第一,選擇想要達到的目標,並且妥善運用環境因緣,訂定達成目標的程序、進度,稱之為計畫;第二,根據計畫所預定的內涵,運用資源、領導人力、掌握進度、隨時應變,以有效達成計畫的目標,稱之為執行;第三,將實際完成的結果對照計畫預定目標,分析檢討,稱之為考核。本文不在於敘述星雲大師對於「管理」的言論和主張,而是專注於觀察星雲大師對於「管理」的實踐與成就。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希望,回復正常生活;同時提供4個方法,用正見與正思惟的「智慧思考」(Thinking Wisely)、以正語、正業、正命保有「紀律行動」(Acting with Discipline)、以正念及正定「專注於當下」(Staying Focused)以及正精進提高危機意識(Staying Alert)。妙光法師強調,目前全球疫情是一項危機,大家同體共生,需要用智慧與慈悲面臨疫情,共度難關。 覺凡法師表示,危機是考驗大家的修行,正見是很重要的修行方向,不抱怨,用面對、接受、配合的態度,以慈悲及智慧來解決問題。覺凡法師分享,修行目的是幫助他人,因此,每當有信徒或遊客踏進寺院,總是提醒自己,能為大家做些.....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除種族與宗教間的對立與仇視,這難道不是修行嗎? 永富法師曾獲星雲大師墨寶「沉默雷聲」,體會真正的沈默,是一種內省的力量,更具有震撼力與說服力。從此心力更加強化,面對繁瑣沉重的人事工作,能轉念安忍,持續專注在弘法利生,提升生命層次。也清楚認知:世間與出世間是不二的,超越分別,才是真正的不二中道。 永富法師以實例說明星雲大師「一生都努力將最美好的給人。」大師也曾說:「做事要做到皆大歡喜,這裡面需要多少修行啊!」而「皆大歡喜」,就是「不二法門」的實踐。又分享星雲大師倡導的「融和的人生觀」、「擁有與享有」的平等觀,以及星雲大師的開示:「大中有小,小中容大,一中有多,多就是一,尊重他人的人格,是不二的價.....
奧斯汀香雲寺中英文講座 尊重慈悲待人好
上台與三位法師歡喜合影,簽名留念,講座在一片歡樂和法喜中圓滿。 最後三位法師特別撥冗與翻譯組進行座談,並傾聽大家在翻譯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議平時練習中不要中英參雜及過度思考,透過在早晚禪修中練習專注力,打開耳根來學習,與會成員無不受益匪淺。 Azure Dimka向法師提問問題。 知悅法師(右1)回答信眾的問題。 奧斯汀香雲寺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及知悅法師和知桐法師一行三人,9月28日為信眾做兩場中英文精彩演講。上午主題為「節欲是解脫根本」的英文演講,共計90位本土信眾參加,以及下午主題為「佛教帶給我們的喜悅」的中文演講,共有70位佛光人出席聽講。 奧斯汀佛光協會徐綉.....
人間佛教與現代社會
在地球上生存著許多有「心」的生物,但唯有人類擁有所謂「思考」、「思惟」的能力。因為只有人類的大腦表層上,有一層薄薄的由灰白質構成的大腦新皮質。這確實是一種很殊勝的能力,但也是危險的能力。為什麼呢?因為在解決某個問題時,如果錯誤地使用了這種能力,就會帶來錯誤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