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ll以「與無常共生‧通向積極未來的道路」為題,舉出親身經歷與生活實例,述說面對財富不均、社交媒體衍生出的種種問題,並道出愛與同理心的重要,要學會觀無常、勇於面對死亡,以接受與感激面對人生,從人間佛教、禪修中獲得安心、平安,並跨越無常。最後分享大師對無常的教誨,點出因為無常讓人珍惜擁有、珍惜因緣、珍惜關係,因此應該感謝無常。 心保和尚於會前接見國際學者時表示,人間需要佛法,佛法也在人間,佛教講因緣,所以在人世間有了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相信對於世界的未來可以充滿希望,談及大師提倡三好運動,期望「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透過大家好的念頭與想法,世界會愈來愈和諧。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教與未.....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索,也是本次會議發表的亮點。來自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畢業於斯里蘭卡肯那尼亞大學巴利文暨佛學系,碩士是印度普納大學的梵文學研究所。他是少數鑽研南傳佛教語言學,又能兼研漢傳佛教思想史、佛教禪修理論,並關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漢傳佛教界較為少人專研的領域,如女性議題與佛教管理學議題,本次特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本身為彌陀淨土思想的追隨者與研究者,近年著力於星雲.....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釋祖道 Ma Hla Kyu 研究領域 緬甸佛教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申請計劃 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 重要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 博士論文 緬甸孟族佛教文化變遷研究——以孟文碑銘與出土文物為中心 主要經歷 1. 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兼任講師(2019/8-2021/7) 2.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1/11/1-2023/10/31) 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陳登翔 研究領.....
說明般若的 這種「重要性」,大師還說:「般若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 虛妄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行六度波羅蜜時,以般若為眼,則 能喜捨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離於我執,精進不生驕慢, 禪修不戀定境。所謂『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 盲』。意思是,五度是世間法,有了般若才能成為出世間法。」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增訂版,頁60-62)大師這裡 指出:五度如果沒有般若的統攝,就會成為世間法;由於般若的統 攝,五度則成為出世間法。可見在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詮釋 中,對於般若重要性與卓越性的高度推重。 在〈方便〉一文中,大師首先指出:「佛教講:『方便有.....
望三祖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