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北京開幕
能高質量完成開題報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線上形式衷心感謝組織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和協作單位,並送上真誠祝福。 慧宜法師也認同寫作獎學金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預祝大家能在本次活動中福慧雙修,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貢獻。 本次開題會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雲湖書院、鑑真圖書館、北京光中書院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負責學術協作。開題報告會為期三天,總共安排6場論文發表會、各1場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專題講座、《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與生活性》論壇和綜合座談。 「關注人間佛教 傳承中華文化—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6月25日在北京光中文.....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堂課 【人間社記者 楊瑞寶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人間社記者 楊瑞寶 高雄報導】 雖然疫情仍緊張,人們活動仍大幅限縮,但眾生法身慧命不能間斷,為永續大眾的福慧雙修,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竭盡構思線上佛法課程,繼2021年「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的推出,獲得世界各地觀眾的熱烈回響,2022年再度規劃「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線上系列課程,透過佛說經教的義理探討,尋找人生的真諦和實踐的方向,也讓大眾的「聞、思、修」慧,不受世界劇變的時空隔離。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依循「思想十堂課」的方式,由佛光山法師和學用專精的學者進行對談,主題分別從「解脫觀」、「無住觀」.....
福慧雙修 行解並重
福慧雙修 行解並重 Cultivating Merit and Wisdom Simultaneously; Equal emphasi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佛教在內的傳統文化被嚴重低估。寫作獎學金活動的主題是「傳承中華文化」,希望學生在論文研究的背後,透過這個活動能夠深入思考,重新評估中華文化、佛教文化的優異價值。 王雪梅期許大家透過這樣的活動增進學業,福慧雙修,做一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鼓勵大家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妙凡法師則希望可以在這書香味濃厚的環境中,創造一個不一樣的開題氛圍,希望大家積極學習,在3天2夜的共修共學中結一場善美的因緣。 開幕式之後緊接著進行了2場共11名學生的開題,內容涉及星雲大師的祈願文創作、情感觀與文學實踐、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
佛教「福慧雙修」思想的現代性意義
佛教必須人間化與現代化,當代大德已有不少闡發。然而如何將佛陀人間佛教之本懷,系統性地、理論性地做一整理,則仍存在尚待努力之空間。也就是說,人間佛教的追求與理 想,不能只是道德性的、應然性的勸說,尚必須從理論上做一實然性的、必然性的論證。若只有應然性的勸說,而無實然性的證明,則仍只是一種意識型態與教條。玆篇所述,旨在以佛教「福慧雙修」的觀念為主軸,論證佛教現代化、人間化的必要性以及必然性。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
佛教講究行解並重、福慧雙修、動靜一如、悲智雙運的融和德行。但因在弘傳時有地域、風俗、民情、時間等的不同,還有個人修持的法門不一,致有所謂南傳北傳、顯教密教、禪宗淨土等宗派之別,但大家所信奉的佛陀卻只是一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信仰自我設限,而使佛教的僧團分裂。 說到融和尊重,中國佛教不愧為大乘教區,在許多方面可以看到。如:南傳的比丘到大乘的國度來,大乘的佛教界對他們都非常禮遇。反之,大乘佛教的比丘到南傳的國度,所受的待遇卻如一般信徒。以聖印法師為例,他在中國佛教界是相當受尊敬的大德,最近在泰國受小乘比丘之法,大乘的中國佛教界並不介意,反而是南傳比丘來受中國大乘教法,他們不僅不肯認定,而且必定會非常計較。再論密教的活佛、仁波切對顯教的態度也是一樣,他們認為顯教僧信受密教的灌頂為理所當然,但密教的喇嘛皈依顯教則不應該。佛教發展至今,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已不容許各宗各派自高自大,應該融和尊重,才能更成其大。
曲直向前 福慧雙全
曲直向前 福慧雙全 Unwavering Advancement Despite Life’s Twists and Turns Leads to the Attainment of Happiness and Wisd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