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心開示。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尊重他人不要而有 學者歎服星雲大師睿智 圖說: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發表〈我對人間佛教歷史定位的理解〉,則是透過不同的歷史視角,觀察星雲大師定義的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多元的國際視野 探討人間佛教的未來發展 圖說: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魏道儒教授發表〈星雲大師的初心與始終─《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讀後〉,表示使他感觸最深的是大師的「讓佛教靠我」。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增進人類未來福祉 人間佛教潛力無窮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20.....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北大學哲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等師長擔任評議老師。 首場選題論證會共有五位同學發表研究報告,朱藍探討《釋迦牟尼佛傳》的弘法實踐,需深化學理分析,並結合星雲大師思想體系。代剛研究星雲大師文學轉型,建議精准定義概念,優化時段劃分,並結合歷史背景深化探討。杜研分析“禪畫”演變,需確認概念合理性,並結合美術史與佛光山藝術實踐研究。陳凡玉探討星雲大師的蘇東坡敘事,建議調整題目用詞,擴展引用文獻,並優化邏輯結構。賀瀟瑩對《玉琳國師》進行符號學闡釋,需慎用理論,並探討大師創作模式的普遍性。論證會強調選題精准、學術規範與研究深度,為論文完善提供方向。 學術研討之余,主辦方組織青年學者參訪中華藝術宮,觀摩“星光雲.....
特徵 的種種觀察及規定,對於人間佛教具體思想、學說的諸多展開、推 演,以及其在晚近階段所嚴整規劃的人間佛教的「理念藍圖」,則 是人間佛教之教相。大師還從佛法內涵、佛法形式、佛法智慧、人 間佛教定義等諸多方面,來規定人間佛教的本質和內容,首次使得 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非常深刻且非常系統化地得以呈現。所以,星 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理論的系統建構者。 (二)深廣推進人間佛教實踐層面的建設事業,是星雲 大師對佛教的第二大貢獻 現代人間佛教作為由古老的漢傳佛教開出的美豔花朵,作為當 代世界最具生命力及影響力的一種佛教新形態,作為將持續教化人 類現在及未來的佛教文化的新載體,.....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Methodology for the Practic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 Case Study of Chan at Hsi Lai Temple
本文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將從幾個面向展開:禪的定義、禪在西來寺的實踐、以及對其進行評估,並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準則。
英法德語「佛光百科」 人間佛教線上資料庫
、課程影片及播客等。「工具與資源」連結《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線上版、人間佛教閱讀器(HB Reader)及南天大學NTI Reader等工具,可查詢人間佛教名相和佛典在白話文、文言文中對應的英文翻譯或定義,加速翻譯效率;更連結至各大學的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本山與系統大學圖書館頁面,直接查詢藏書。此外,亦有美國西來大學製作的佛光山全球道場數位地圖,方便尋找各道場資料。 除了英文版以外,佛光百科亦有法文及德文版本。法文站收錄《獻給旅行者365日》等書籍簡介,部份書籍並提供電子書下載,包括佛光小叢書、《佛光菜根譚》中、法、英文版對照、《法相》中法文佛學名相對照,及法國法華禪寺、佛光山日內瓦會議中.....
誠與不二——儒佛精神哲學的參會
作為東方哲學的兩個重要分支,中國的儒家和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都在精神哲學上提供了對終極性「一」的思考。從「此在」世界的角度看,儒家之「誠」和佛教之「不二」提供了一個充實飽滿的秩序世界,這個秩序的建立整全性地把握了精神本體的絕對性和「此在」的相對性,由此建立「此在」奮進的意義,在有限性中建立了無限的追求的可能。這種追求因為東方內斂的精神走向,極少外顯為對物質的占有和對外在欲望衝突的設定和解決。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儒、佛傳統文化的資源,可以為重新定義人之所以為人的當代人文價值提供綿綿不絕的滋養。這個特質在外向發展的思辨哲學和分別智慧中,只會得到南轅北轍的結果。
人間佛教與宗教觀光的再定義――佛陀紀念館神聖與世俗的融合
佛陀紀念館自2011年開幕以來,已將「宗教場所」的定義現代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為基本理念之一。佛陀紀念館儘管被譽為台灣數一數二的觀光景點,依然不乏批評之聲,認為其看起來像商業化旅遊勝地。本文則藉由研究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宗教觀光」之定義,與其他現存的定義進行對比,探索佛陀紀念館如何體現人間佛教的宗教哲學、挑戰一般人對世俗與宗教場所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及其對重新定義現代朝聖之旅的貢獻。
「德化政治」: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方式——以星雲大師的政治思想為中心
星雲大師有關人間佛教發展的基本宗旨與建設方向,實際上就是佛教社會、德化政治建設與發展的一個基本綱領,進而把人間佛教的基本宗旨與發展法則,從「人間佛教」到「德化政治」都給予了明確的定義與論述。 本文依據星雲大師有關人間佛教社會思想的核心論述,集中討論以佛光山人間佛教模式為基礎的發展宗旨與核心理念,集中展現星雲大師有關佛教社會、心靈政治的基本理念,為人間佛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遠景藍圖,乃至建構一個圍繞著佛教社會、德化政治為核心價值理念的、全新的人間佛教理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