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e頻道於6月21日透過直播進行論壇,以「危機就是轉機」(Finding Our Way Out of Crisis)為主題,由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3位與談人,分享如何透過「八正道」將危機化為轉機。 主持人知悅法師首先說明,現今社會存在很多危機,例如新冠病毒疫情、北美種族歧視,澳洲森林大火等,如何用佛教的「八正道」面對危機,及提供正確方向處理這些危機? 妙光法師分享,「八正道」是可以讓社會找到危機出路,亦可以提供正確方法,讓大家重拾信心,找到希望,回復正常生活;同時提供4個方法,用正見與正思惟的「智慧思考」(Think.....
英法德語「佛光百科」 人間佛教線上資料庫
人間佛教研究院 英法德語「佛光百科」 人間佛教線上資料庫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星雲大師在全球建立道場,將人間佛教帶到全世界。在佛光山翻譯團隊及海外別分院多年努力下,已累積大量外語人間佛教的資料。為整合外語資源,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15年建立「佛光百科」(FoGuangPedia) 網站,目前收錄佛光山英、法、德三種語系資料庫,包括星雲大師著作、佛教儀軌、學術期刊等資料,方便各地弘法.....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圖說:「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線上課程開學典禮大合照。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 陳肯香 香港報導 圖說:廣東阿康健康集團董事長王李玨先生。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圖說: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教授。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圖說: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先生。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圖說:青樺視覺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開幕,兩岸三地學者專家齊聚一堂。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人間社記者 顏峻、黃凱 上海報導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6月2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盛大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人間佛教與人生修持」,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主持、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李向平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唐忠毛教授、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星雲文教.....
人間佛教研討會線上會議開幕 建設慈悲的未來和淨土
「人間佛教研討會:慈悲的未來」線上會議開幕大合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研討會線上會議開幕 建設慈悲的未來和淨土 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指出,會議通過「24小時時區」設計,實現全球宗教對話。 【人間社 文慧 澳洲臥龍崗報導】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中心、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中心、聖卡洛斯大學人間佛教中心及Vrije Universiteit(VU)Amsterdam聯合主辦,澳洲星雲大師.....
線上閱讀〈佛光山的六根行事〉,喚醒識田
沈從文:永遠的「鄉下人」——讀《鄉下人:沈從文與近代中國》
無論貧苦出身、小學文憑,還是「接地氣」的創作方向,沈從文都算得上一個實實在在的「鄉下人」。沈從文本人也如此自稱。學者孫德鵬在近作《鄉下人:沈從文與近代中國》一書中,從「鄉下人」的視角,以史家筆法透析並串聯起沈從文的早年生活及其筆下一個個與山水相伴的活生生的人,重現了那份突破湘西地域的鄉土中國記憶。
同體共生下的佛教新發展——淺談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的意涵
超過半個世紀以來,台灣佛教在各寺院開山者的創立下,數十年的耕耘,已形成各家獨特的風格與宗風,有重視禪修的道場,也有專心念佛的寺院,有著重在教育辦學的教團,也有一心潛修山林的阿蘭若。原本各自弘揚其各有之特色的佛教,星雲大師有感佛教在台灣雖百花齊放,卻因沒有交流互動而缺乏共識,更難以形成佛教的力量。更有道場因老化且人事凋零,欲將寺院轉託他寺管理,這些窘況正說明著佛教需要更多人才,而人才則仰賴佛教的教育,能住持一方的管理者,需如禮如儀的恪遵叢林清規,建寺安僧還要用心辦道,這些都離不開長遠的教育工作。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九——殖民時期佛教文教事業之二: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下)
1915 年爆發了與民間宗教有關的「西來庵事件」,日本統治者驚覺此一事件與宗教信仰不可分,謂曰:「對於本島人之本島固有之宗教,在宗教信念的深厚,實出意料之外,不僅關乎社會福利公安甚大,往往奸黠之徒乘之利用其迷信,是否是統治上不能忽視的呢?故體認此調查時勢,說明適當的措施是必要的。」1 這是台灣宗教調查政策的緣起,其中,總督府社寺課課長丸井圭治郎在1919年3 月完成的《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最為人所熟悉。
活在當下與男女平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