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2019.05.24
第五屆佛教青年論壇 帶動信仰與傳承 2019.09.21
「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2019.12.27
關注人間佛教 傳承中華文化—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2021.06.25
佛光山在馬來西亞的佛教慈善事業研究
伴隨全球化事業的開展,佛光山將慈善事業帶到了世界各地。在慈善事業開展方面,佛光山形成了獨有的模式,包括完備的運作體系,使得慈善活動順利開展;注重發揮媒體的優勢來弘揚自己的慈善理念;佛光山慈善事業為當地人帶去社會福利的同時,也得到當地人的擁護和認可,在當地擁有超強的社會號召力。馬來西亞作為佛光山全球弘法的重要一環,佛光山在馬來西亞的慈善事業開展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奠基時期,第二階段為廣泛開展時期。在馬慈善事業的開展,既傳承了佛光山的傳統,又注重「本土化」。佛光山在馬來西亞慈善事業開展所取得的成績,不僅為當地人帶去了方便,還推動當地社會和諧發展、助力全球化事業開展,以及推動佛教的現代化轉型。
《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隆重推出 叢林常識邁向國際
英文版套書有來自澳洲、美國、馬來西亞等30位青年發心加入翻譯、編輯及插畫團隊,每兩周進行線上會議,詳細討論理解後,再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向國際讀者介紹漢傳佛教叢林及其精神。這套書不僅體現佛光山集體創作及傳承的精神,更標誌著漢傳佛教制度走向國際的重要突破,為全球英語讀者深入理解僧團運作模式與精神內涵,提供清晰而系統的指南。 洽購:佛光文化 https://www.fgsbooks.com.tw/product/1015 《僧事百講》英文版特別編輯第七冊〈詞彙選〉,收入全書3000則佛學名相,及150則叢林用語、詩詞,並設英漢、漢英詞彙對照表,方便讀者快速查閱。 《僧事百講》是一部近代中國佛教叢林制.....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第二章——祕訣:般若
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陀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這是《五燈會元》裡的一則著名公案―拈花微笑,說明禪宗的傳承,根源於靈山會上佛陀傳法給摩訶迦葉。在所有人的面前,佛陀和摩訶迦葉「以心印心」、「心心相印」,而不是透過語言文字的辯解詮釋,解離了文字可能造成的矛盾和誤解,直入本心。之後,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東來中土弘法,以「壁觀」教人如何「安心」,直指「真如」,也就是「般若」。此後五傳至弘忍,到了六祖惠能之後,「南宗禪」波瀾壯闊,應驗了達摩祖師「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的預言。
開卷有益(二)
開卷有益(二) Reading Helps... (2)
本土化互動―佛光山與馬來西亞宗教界的交流探究
星雲大師在推動佛光山國際化的同時,就注重佛光山在當地社會的本土化發展,而其中一個重要面向便是佛光山與當地社會宗教界的交流互動。佛光山在多元宗教、種族、文化的馬來西亞發展已具相當規模,且與當地宗教界多有互動交流。從星雲大師最早以文字與馬來西亞佛教徒結緣,到現今的馬來西亞佛光山參與推動本土佛教發展,都體現出了佛光山與馬來西亞本土佛教界的互動交流。佛光山與馬來西亞本土佛教界在超過半個世紀的互動交流中,呈現出「緊―松―稀」 的前後狀態。另外,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其他各個宗教也允許發展,因此,馬來西亞佛光山與本土非佛教,尤其是官方宗教的溝通交流,對佛光山更好地融入本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佛光山在馬來西亞與本土不同傳承佛教之間的互動,及與非佛教之間的交流,是佛光山在馬來西亞落實本土化發展的重要面向;同時開山於台灣的佛光山,跨國發展成為馬來西亞佛光山,這是佛光山從國際化發展到本土化發展的主體性表現。
禪宗五家宗旨與宗風
本文論述的內容主以禪宗的五家派別源流,五家宗旨及其宗風為主。在「禪宗的派別源流」中,介紹了禪宗五家的傳承,成立的先後次序,及目前尚存之派別。 在五家宗旨比較中,說明了各家不同的接引眾生的法門:1. 曹洞宗是以「五位」為其接引方法. 2. 臨濟宗是以「四料簡」為其接引方法. 3. 溈仰宗是以「九十七個圓相」為其接引方法. 4. 雲門宗是以「三句」為其接引方法. 5. 法眼宗是以「華嚴六相」為其接引方法。 在五家宗風比較中,指出了曹洞宗的宗風是綿密,穩建,不胡亂洩機鋒,言行相應; 臨濟宗則是「勢如山崩,機似電捲」,以「棒」,「喝」為其特色. 溈仰宗的宗風是明體用,方法平和,明暗交馳. 雲門宗的宗風是很隱約又高古,以顯其微露. 法眼宗的宗風則是「先利濟」,中庸篤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