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年指導佛光山弟子著手整理了《星雲大師全集》,後增訂為395 冊。大師構建的佛法體系,立基於回歸佛陀本懷,以「文化弘揚佛 法、教育培養人才、慈善福利社會、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建 立起一套菩薩行的弘法與修學實踐體系,推進佛法生活化、人間 化、大眾化,讓人間佛教在全球每一個角落,綻放出佛法的光芒。 為了使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為廣大群眾深入理解,佛光弟子 在弘法的同時,亦思考如何整理與呈現大師的思想精髓。如今,由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在長老慈惠法師指導下,並有佛光山人間 佛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程恭讓教授協助,帶領佛光子弟自《星雲大 師全集》中整理歸納大師之人間佛教實踐理論,編纂成《.....
是我的教主,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信仰。」 為追隨佛陀足跡,1963年,他踏上佛陀故鄉──印度。在菩提伽耶 正覺大塔前,匍伏頂禮,當下深感與佛陀心心相印。這股深刻的體 證,驅使他八度前往印度,遍歷佛陀弘法足跡,領悟佛陀的本懷。 也因如此,師父更加篤定:佛法應與人間相應,令世人皆能受 益。他體會佛陀證道後,步履不停,教化四方的悲願,遂發心弘法 五大洲,隨順各地文化、種族、思想,弘揚佛陀的本懷──人間佛 教。為此,他在世界各地興建道場、安僧辦學、成立佛光會,推動 教育、文化、慈善、共修,乃至藝術、音樂、戲劇、體育等多元佛 教事業。 從大眾受用歡喜的回饋中,師父印證所行,無一不契合佛法.....
僧。二十三歲時(1949),帶領一 支僧侶救護隊來台。二十七歲時(1953),應宜蘭李決和、張輝 水、林松年、林長青、馬騰等居士禮請,到宜蘭雷音寺宣講《觀世 音菩薩普門品》,此後在宜蘭、高雄等地輾轉弘法,事業和聲名日 漸鵲起。四十一歲時(1967),購得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二十餘 甲山坡地,開始佛光山道場的創建工作。此後,也在全台設立大量 的弘法道場。五十二歲時(1978),開始籌創美國西來寺,著力 推動佛教的全球化開展。五十九歲時(1985),依「佛光山組織 章程」退位,樹立「恪遵佛制,薪火相傳,以制度管理,以組織領 導」的現代佛教民主化典範。六十三歲時(1989),應中國佛教 協會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