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釋迦佛與心性佛— 星雲大師重構《金剛經》的內在理據
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對《金剛經》進行了系統重構,其內在的理據是釋迦佛和心性佛兩種佛性論的植入:釋迦佛使「空」理的佛教變成「生活的佛教」,心性佛使「緣起」的佛教成為「心生的佛教」。同時,釋迦佛與心性佛兩種佛性論體系也存在互相交融:由於對釋迦佛的崇信,心生的佛教淡化了訶佛罵祖、輕視經典的傾向;由於對心性佛的推崇,生活的佛教獲得了神聖世俗的內在根據。兩者協調統一,使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呈現出中道圓融的特色。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金剛經》的無住觀」,由覺誠法師、李四龍教授對談,妙光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策劃的人間佛教十堂課,2022年「經典十堂課」4月1日播出第二場「《金剛經》的無住觀」,由佛光山新馬印泰總住持覺誠法師與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李四龍教授對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一小時的精彩講說,聽眾們透過youtu.....
佛塔與經典對論 蘭卡斯特探討金剛經含義與結構
圖說:佛光山大眾和叢林學院學生聆聽蘭卡斯特教授講說「金剛經的含義與結構」。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佛塔與經典對論 蘭卡斯特探討金剛經含義與結構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英文佛學講座,3月4日晚間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Prof. Lewis Lancaster),以「金剛經的含義與結構」為題,探討在《金剛經》中,佛塔和經典的對論,演講以全英文演說,在場聆聽包括佛光山大眾.....
《金剛經講話》的修持論及其詮釋特點
《金剛經》中,發心、修行、降伏其心皆與修持有關。《金剛經講話》說發心,側重於發慈悲心與平等心;說修行,重在無所得與無妄想分別,對治妄想正是降伏妄心。結合《金剛經》的詮釋傳統來分析《金剛經講話》對無相修行的解說,可以顯示出《金剛經講話》有著對不同詮釋傳統的相容並蓄,並轉而開出修行生活面向的詮釋特點。
讀星雲大師《六祖壇經》
星雲大師前後給信眾們講過多部佛教基本經典的經義,如《金剛經》、《心經》、《維摩詰經》、《六祖壇經》等,其中尤其重視《六祖壇經》。此次編輯大師《全集》又特意將《六祖壇經講話》放在了「經義」篇的首篇,乃至《全集》的第一冊,可見大師對此經的重視程度。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們的心,每個當下,將《壇經》的思想及修行方法,轉化成我們平常思考的方式,自然每天都走在解脫的路上。同時預告第二堂課將於4月1日播出,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李四龍教授,以及佛光山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對談「金剛經的無住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影片觀看連結 https://youtu.be/K4amGn6QdNE 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大學董平教授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星雲大師全集,六祖壇經,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繼去年廣受好評的「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延續,推出嶄新的系列──「.....
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The Diamond Sutra and the Study of Wisdom and Empti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