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 與智者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共鳴
天台智者大師與星雲大師皆是對中國佛教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的大德,他們的思想具有開創性、包容性,對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文主要從天台智者大師與星雲大師之思想交涉出發,檢視兩者在根本思想方面的同質同源,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兩者在淨土思想與修行方面的深切關聯。智者大師判釋一切佛法,一切法無非中道實相,即空即假即中。如此天台圓教呈現出充分的人間性。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佛陀源初的生命本懷,融攝一切佛法,故而具有充分的圓教性。兩者的思想皆本源於佛陀源初的生命境域,反映在淨土思想領域,則是「唯心淨土」,是「心淨則國土淨」,是天台四土與人間淨土之同體相即。
內心和平與和諧之道 解鎖佛教慈悲與智慧
丁文,意思是「共同承受痛苦」。並以《妙法蓮華經》中「火焰化紅蓮」與觀世音菩薩的「倒駕慈航」為例,闡述了佛教中深邃的慈悲觀念。 妙光法師進一步引導大眾思考如何在生活,通過慈悲修持獲得內心的平靜。提出回歸佛陀的教法,修持「四攝法」中的「布施」、「愛語」、「利行」與「同事」,是應對生活困難的法寶,並指出:「人間佛教的核心在於實踐佛陀所行,為眾生服務。」 他還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就是一位真正的人間菩薩,即便在90高齡中風後,仍以堅強的意志每天書寫病後字,為貧苦學子籌募教育經費。他超越了身體的病痛,始終心繫眾生,經常詢問「我還能為你做什麼?」他的慈悲與智慧,鼓舞著無數人。 在互動環節,妙光法師鼓.....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書分享 蘭卡斯特教授親述研究里程碑
。就如同佛教的根本,展覽中一顆琉璃珠,但卻含藏了整個地球。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英文新書分享會7月17日於YouTube首播,7月18日晚間於Zoom重播,影片設中文字幕。此外,新書分享會的中文場,由佛陀紀念佛館副館長有賢法師主持,館長如常法師、中山大學外文系黃心雅教授主講,以各種面向精彩闡釋書中內容。 考古團隊運用先進儀器,精準描繪遺址地圖,顯示佛教弘傳的地方,位於多國的沿海地區。 蘭卡斯特教授藉由地圖,說明法顯、菩提達摩、義淨、阿底峽尊者等高僧大德與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的關係。 【中文場】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陀紀念館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英文新書分享會7月17、18日.....
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論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
佛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而展開廣大無邊的佛法。然而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體而設定的義理層次,經過了世間的實踐,就發展成為「四弘誓願」:所謂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謂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謂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謂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論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
佛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而展開廣大無邊的佛法。然而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體而設定的義理層次,經過了世間的實踐,就發展成為「四弘誓願」: 所謂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謂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謂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謂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乞命
農夫與乳母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202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