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200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可說前無古人,他為何可以做到?希望此次研討會針對理論與實踐的原因,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 明杰法師認為,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實踐的代表,星雲模式彰顯出獨特的光芒。中佛協前會長趙樸初曾提出倡導人間佛教,開展各種形式的弘法活動,因此後來湧現出有代表性的道場。兩岸在人間佛教的影響下,作出諸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世人讚歎的成就,雖然形式有差別,但理念是一致的。他表示,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要團結才會有力量」,祝願大陸佛教界與佛光山及兩岸佛教界法依長存。 妙凡法師表示,星雲大師談到中國佛教的貢獻是「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
人間佛教首度英文研討會 探討佛陀本懷
的實踐。美國波士頓覺謙法師探討第四章〈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認識歷史背景有助了解人間佛教的來龍去脈,人間佛教適於社會各階層,從政治人物至平民百姓,都有相互關聯及影響。 妙西法師及知悅法師討論第五章〈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為使人間佛教深耕於西方國家,得考量其人道主義、文化交流及本土化。尤以本土化,為其特別量身打造的弘法方式,才能達到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宏願。 最後由美國覺皇法師總結,說明人間佛教與世界連結,回歸佛陀本懷,以三寶及佛陀教義為中心,團結朝著同一目標,共同實踐「人要的、利他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 此次英文人間佛教研討會,是人間佛教本土化的突破及進展。如以.....
我見我思《星雲大師全集》 具體展現人間佛教
壇開始前,前往會場與參加人間佛教座談會的學者寒暄致意,和大眾合影留念。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人間社記者 王虹月 大樹報導 2017人間佛教座談會圓滿 成果豐碩具「三高」 圖說:蔡孟樺說,《全集》記錄了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與思想,使人間佛教成為一宗法門,讓佛法的真義回歸到佛陀本懷。 人間社記者蘇清文攝 蔡孟樺以自身擔任《全集》主編的經驗,分享《全集》主要精神,指出大師在《全集》中說明人間佛教以戒定慧為本體、以緣起中道為根本、以群眾需要安身立命的方法為依歸。並謙虛表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人間佛教的隨喜者,不敢以倡導者自居;只是主張弘揚人間佛教,並不是研究人間佛教的學者專家。 「《星雲大師全集》是人間佛.....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體驗修持富新意 人間通訊社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人間社記者 蔡詠茵、劉春昕 多倫多報導】 備受佛教研究學者關注的國際佛教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簡稱IABS)第十八屆大會,8月20日至25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隆重舉行。佛光山寺受邀參與,「人間佛教」議題首次列入大會8月22日晚間的圓桌專題討論,《世界佛教美術圖典》也受推薦於會議中作專題介紹。 22日晚,.....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佛教視角展開的對歷史和文化的觀察。 王雪梅教授介紹從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可以看到星雲大師3個重要的精神:第一、星雲大師重視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第二、重視青年教育;第三、培養佛緣人才。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是當代人間佛教從寺廟到社會,將人間佛教普及於各行各業的積極推動之一;也是對人間佛教、中華文化闡揚與踐行的最佳方式。此活動不僅是學術的交流與探討,同時也會在參與青年的生命中產生深刻地影響,這也是有別於其他獎學金的獨特之處。 妙凡法師表示,佛教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它圓融的思想適應了中華文化;它的智慧提升、帶動、圓滿了中華文化,佛教因此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骨幹,並祝福青年在研究人間佛教的過程中,能夠獲.....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界 研究制度當修行 溫金玉心甘情願 第四場座談著重對佛光山戒律清規的探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宗教與族群多元化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邱子倫指出,佛光山對於根本大戒皆有奉持,且能因應時代適度調整,顯現人間佛教對當代社會的適應。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溫金玉,認為《僧事百講》展現了佛光山在現代叢林管理制度的積極探索。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繼武提出,佛光山清規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制度性和時代性,是中國佛教組織管理制度現代化和國際化最成功的範例。 第五場座談集中探討禪與心的問題,有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教授廖肇亨的〈近世東亞文化交流與禪宗〉、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的〈淨‧靜‧境‧.....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獻給學者與大眾,將佛法與現代聯結。目前正在完成佛光山全球各單位電子地圖,並將在明年4月,舉行以佛教藝術為主題的英文人間佛教學術會議。日後亦將贊助人間佛教的研究和學術著作等一系列項目,以增進人們對歷史和當代佛教的理解。 美國洛杉磯佛教會會長照初法師、斯里蘭卡Maithree寺院住持Punyasiri法師、西來寺監院依宣法師、有恆法師、知西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王家培伉儷、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會長吳帥倫等貴賓與師生一同觀禮,並在研究院副主任郭守仁及團隊的帶領下,參觀了嶄新的人間佛教研究院。 洛杉磯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敏博士,多年前曾於西來大學任教,今日重返校園,仰望著大師銅像,欣見人間佛教研究.....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握佛教的現代化與知識化,說明發展「佛教解經學」的歷史意義。他指出,解經學不僅強化學界對隋唐佛教的研究重視,而透過詮釋學、形上學等研究方法,能夠豐富解經學的理論論述。李教授進一步提出,我們應當思考佛教在當代大學教育中的定位,如何將其與其他知識體系、社會學科乃至其他宗教進行融合與對話。他期望學者們能夠深入研讀佛典,把握佛教的核心智慧,使之切合時代脈動,為當前世界的相關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最後,李四龍教授援引了美國皮尤調查等數據,指出佛教信仰人口增加的趨勢不見樂觀。他建議,學者們應當通過解經學的研究,探討漢傳佛教如何在印度佛教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詮釋,並由此回歸佛典,思考如何使佛法成為人類面對問題的智慧.....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人間社 景晶、王曉莉、郭佳 江蘇宜興報導】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11月15日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開幕式,並同步舉辦主題演說「多元交往與多重維度:人間佛教的當代走向」,由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張文良、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李四龍、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雪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夏德美參加與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
Zoom會議室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七堂課,將於 9月1日晚間7點半播出,由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教授主講,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越建東教授與談,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主持,一場「人間佛教與社會永續」的思想對話,誠摯邀您一同參與,按時收看。 Zoom:https://reurl.cc/O5NKxr 會議ID:899 3699 0838 密碼:123456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七堂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