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3年人間佛教本山徒眾學術研討會綜合座談暨閉幕典禮
晚上閉幕並舉行綜合座談。兩天的研討會看到人間佛教的弘化、實踐與面臨的現代課題,及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核心思想研究,皆在本次研討會上以多元宏觀視角呈現。 23日晚間綜合座談會與談者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萬金川教授、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慧得法師;針對與會者提出問題作回覆,包括從學術角度看星雲大師,認為人可以有二個信仰是否成立?這必須視其是何種學術標準,若是多重信仰較無衝突,但對一神論者來說卻是重大抉擇。 關於論文寫作,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萬金川教授說,基本要件包括論文、論題、論證,學術論文有其結構,必須按其架構閱讀和安排章節,以及初步資料閱讀、研究大綱擬訂.....
2014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光山寺、佛光大學 2014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緣起: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推動漢傳佛教研究,培育新一代研究新秀,從一〇二年十月開始執行專案研究計畫「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從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文獻等方面,深入探索《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的關連,第一年計畫聚焦於宏觀式的考察與既有成果的反省批判,故在佛光山與佛光大學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 此計畫敦請萬金川教授主持「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大型研究計畫,以《維摩經》為研究對象,邀集國內著名學者一起參與研究,分別從宗教、文獻、文學、歷史、思想、藝術來進行相關整合研究,為讓總計畫能夠與學界交流,特辦此會,廣邀學術先進討論,此乃會議緣.....
索 星雲大師女性思想研究 星雲大師對儒家思想的改造 —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研究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安樂行思想初探 人文與人間 —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文智慧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的語言文學特徵 —兼論文學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論《佛光祈願文》對人間佛教思想的詮釋 —兼論與敦煌願文的比較 佛教對青年弘化的台灣經驗 —以佛光山為中心考察 佛光山人間佛教管理智慧探微 略論《玉琳國師》中的佛教故事 —兼談人間佛教思想 吳小安 喬 佳 常紅星 賀志韌 釋慧正 王若曦 陳美美 周 慧 李 翬 祝 濤 嚴勝英 002 042 102 192 226 2.....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的第一人。 10日共有6位學者發表開題報告,南京大學的張文婷從《貧僧有話要說》一書入手,談論星雲大師關於人間佛教的未來展望;Paris-Sorbonne的陳美美,以星雲大師作品《釋迦牟尼佛傳》中的語言文學價值,探討佛教與文學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的吳小安,從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入手,討論其對大陸漢傳佛教改革的啟示;中央民族大學的張倩,則討論人間佛教在佛教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南開大學的溫光怡,則立足新媒體,探討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傳播;最後,北京大學的林嘯,則試圖挖掘淨土經論中的人間佛教思想,探討人間淨土與傳統淨土的關係。 晚間,滿蓮法師、妙凡法師與程恭讓與在場學者舉行人間佛教論壇。.....
201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兩岸學者取得高度共識與肯定
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 月19至20日在大陸江蘇宜興大覺寺舉行。主辦單位人間佛教研究院邀請大陸與台灣兩地47位學者,分別從文學、史學、哲學、語言學、社會科學、音樂、藝術等面向,探討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現況。與會學者對於佛光山教團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皆高度肯定,並取得更深層的共識。
2017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計劃內部工作坊
、基辨、快道四家註」先是介紹了《觀所緣緣論》東亞的詮釋史進而談論江戶學者的批判性視角,來說明詮釋之間的衝突。 廖肇亨教授發表「黃檗宗初期歷代住持著述論考:從隱元隆琦到悅峰道章」此一研究同時牽涉到佛教、文學藝術、文獻、外交史、海洋史,由此檢視東亞文化意象的形塑與流變。不論從生命經驗的特殊性或異文化體驗的角度,明末清初東渡日本的僧人著作當中都有豐富無比的積澱,更是聯繫溝通東亞文化趨勢與品味的樞紐,有待更深入的抉發。 黃繹勳教授發表「明清三峰派藏外典籍題解I」整理了明清三峰派藏外典籍題解讓世人了解三峰派一到三代的興盛以及該派在明清社會互動狀況。 劉家幸博士後發表「來也錯去也錯,一隻草鞋活如龍――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