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詮釋三皈、五戒及生權的內容
現代是一個倡導民主、自由、平等的時代。實在說,佛教的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人人和佛陀共有的佛性,這就是民主的精神;受持五戒,就是對人尊重,不任意侵犯,這就是自由的意義;眾生生權的提倡,是因為諸佛與眾生一如,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就是平等的主張。
人生百氣(三)
人生百氣(三) One Hundred Types of Air (3)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意義上的積極實踐。 妙凡法師強調,人間佛教的核心價值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因此旨在抵達「從三好、四給到五和理想」,實現「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義的政治生活、服務的社會生活、慈悲的道德生活、尊重的倫理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 她強調,人間佛教應積極關懷人間社會事務,包括文化、教育、環保,乃至政治方面,推動社會的淨化。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從一則富有哲理的故事展開,生動展現了佛教哲理的深切思考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人間佛教的社會理念即為佛陀本懷的社會關切。 作為宗教學與社會學的交叉學科,宗教社會學不僅是古典社會學的重要領域,在當代中國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透過對中國佛教及其.....
提醒自我(下)
提醒自我(下) Self-Reminder (3)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邀請永富法師、龔雋教授主講,知理法師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 永富法師說明:尊重他人的人格是不二的價值觀;也是融和的幸福人生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經典十堂課,《維摩詰經》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製作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11月1日播出第九堂課:「《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由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港澳深總住持永富法師,以及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擔任與談人,共同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與.....
「世界神明聯誼會」體現宗教的生命終極關懷
2016年12月25日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主辦,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承辦的「2016世界神明聯誼會」,共有宮廟教堂685間3、神祇2,188尊與會,締造「最多宮廟教堂參與」、「最多宗教的佛像神尊聚集」兩項世界紀錄,逾十萬名信眾共同參與盛會。郭書宏〈看人間神明聯誼致融和世界和平契機〉一文亦指出,此活動具有「一、同中存異,神佛同在。二、釋儒道合,中華道統。三、放下本位,和諧尊重。四、有情有義,人神相挺。五、無我利眾,同體共生。六、創舉突破,世界瑰寶」等六點特色,「世界神明聯誼會」實開啟大眾認識台灣宗教信仰所蘊藏的豐富寶礦。
分享跨文化思惟 妙光法師台中科大暢談國際觀
享「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渴望的東西,全反射在心中;在成長的過程中,認真觀察生命的經驗及身邊的人,是培養跨文化思惟的重要學習資源。 有關出家後的國際弘法,妙光法師以「化解衝突」、「邊界感」、「尊重與包容」三個面向,分享隨侍星雲大師前往各國弘法的見聞,以及大師如何引領他開闊國際視野。從911恐怖攻擊後大師給救難人員不分宗教的祝福中,談到不要害怕衝突與排斥,一旦包容、理解,彼此的距離就縮短了;排斥來自不了解,包容則能「化解衝突」。從大師與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互動中,體會到相互尊重,以平等心包容一切因緣,便能消除「邊界感」。從大師與普立茲獎得主費里曼、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嚴長壽等名人的會面中,他體.....
慈悲尊重─成就中科重建善緣
多元現代性視域中的佛教與傳統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當然內含著對不同的文明傳統都須同等尊重。所以,就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而言,其實該否定的不是儒家傳統本身,而是用來維護統治者既得利益的唯儒學為尊(或儒表法裡)的不變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