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論星雲大師的孝親思想——兼論對儒家孝親倫理思想的融攝與超越
「孝」構成了傳統儒家的基本價值觀念,同時星雲大師從人間佛教的角度也提出了孝親思想筆者認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很好融合了儒佛兩教對於孝親思想的界定,同時又提出了新的適應當代社會的孝親觀念,星雲大師的思想融攝了儒佛兩家孝親思想學說,在正式闡揚大師精義之前,有必要對儒佛二者的孝親思想做一系統的梳理。因此本論文首先介紹了需家孝親思想的内容,之後,對佛教經典中固有的關於孝親思想的内容作了簡要梳理。佛教孝親思想體系的構建是在與儒家的辯論過程中形成的,本文對於這一思想論和流變的過程也進行概觀式的梳理,目的在於揭示出佛教理論內部實現對儒家孝親思想的融攝的邏輯過程。在此基礎上,本文論述了星雲大師對於儒佛二家孝親思想所作的解讀,以及大師對孝親思想所作的開創性闡釋,並對大師的孝親思想的實踐做了簡要的介紹,以此現星雲大師孝親思想的全貌。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教育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張靜之、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中法師、上海大覺文化執行長妙普法師及北大等在京高校的師生、中國佛學院等佛教院校的法師等50餘人與會。 王頌教授致詞指出,星雲大師是當代傑出的華人佛教領袖,人間佛教思想的踐行者。《星雲大師全集》簡體版的出版不僅是兩岸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兩岸炎黃子孫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盛事。 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樓宇烈教授進行主題發言,釐清了宗教的概念問題,及近代人對宗教理解的變遷,在此基礎上反思人間佛教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全集》出版的歷史意義。他指出,佛教一開始就是「教化」的宗教,從來不把世間的追求和出世間法對立起來,比如經文中明確寫到 「佛法在世間,不離.....
轉念改善生命──學者與行者共論八識的無我觀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轉念改善生命──學者與行者共論八識的無我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時代需求面推出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6月1日晚播出第四堂課「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主持,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進行一小時精彩的雲端對談,帶領全球五大洲觀眾遊心法海,分別從學者的義理與行者的經驗,領略八識的功能、分工,以及如何透過轉念為自己創造未來更好的資糧。 從事唯識研究及教學的陳一標教授,以簡明的語言介紹八識的不同功能: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邀請心保和尚與董平教授主講,由妙凡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繼去年廣受好評的「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延續,推出嶄新的系列──「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以《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所包含的10部佛教經典為依據,每部經典選取一個重要觀念,由學者與行者進行線上對談交流。3月1日晚首場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大學董平教授,暢談《六祖壇經》的解脫觀。全球五大洲於youtube及zoom等.....
星雲大師敬畏觀的思想淵源及其社會實踐
「山河大地皆為佛體」、「蟲魚鳥獸皆有佛心」,1 星雲大師所宣揚的「人間佛教」思想立足於傳統的佛教思想並實現了一種社會性超越,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積極入世的情感認知、人格特質及對現實人心與社會的極大關懷。「不殺生」(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敬畏)、「眾生平等」(對眾生平等的敬畏)、「因果報應」(因果敬畏,對佛法的敬畏)是其敬畏觀的思想來源。星雲大師始終在回歸佛陀本懷中關注現實問題,並基於一種神聖敬畏之心去關懷大眾,對於現代化進程中的自我意義追尋、家庭關係和睦、道德良心之構建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星雲大師敬畏觀的理論內涵及其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既是佛教現代性體現,亦是佛教在現代化變遷中不斷深入社會與人心,不斷與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應的積極體現。
從彼岸到此岸 ―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
《阿彌陀經》作為中國佛教歷史上極其盛行的淨土信仰的主要經典,歷來不乏有高僧大德對其闡釋,弘揚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亦對此經有自己的理解與運用。通過分析,發現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在部分繼承傳統解經的同時,亦有較大的個人創新,呈現出不變與變、變重於不變的態勢,具有強烈的人間性、實用性、現代性、世俗性和圓融性的特性。這體現出鮮明的人間佛教思想特點,促進了人間佛教思想的弘揚,對佛教經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理解與運用有重要的現代變革意義,同時,也推動了佛教經典理解與運用的現代化轉型。
研究員-釋妙凡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 佛光山圓福寺住持 《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釋妙凡 人間佛教思想 《人生是過堂》(2017,香海文化)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研究員-釋妙光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光明大學佛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 《佛光大辭典英譯》 總召集人 星雲大師首席翻譯 釋妙光 人間佛教思想 佛典翻譯 宋代佛教與大乘經典的起信論 Hsing Yun., (2019).《佛法真義》(Miao Guang et. al., Trans.), Fo Guang Publishing, Taiwan Miao Guang (ed.) (2018).《中英人間佛教辭彙選》, Fo Guang Publishing, Taiwan Hsing Yun., (2015).《人間佛教:佛.....
研究員-釋妙願
佛光大學籌款處執事 人間福報讀報教育中心經理 釋妙願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歷史研究 無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
談圓融精神
從《星雲日記9》開篇〈獨木不成林〉、〈自我與大眾〉,便處處洋溢著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的無我與悲願,體現出大師兼容並蓄的人間佛教思想,其中的核心就是平等、包容、尊重、融和的圓融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