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戒,共360筆結果:
佛光禪的止觀思想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十分重視禪學及禪法,佛光禪以佛教經論及漢傳佛教傳統為基礎,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從預備道、善行道、戒行道、定行道、慧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修行體系。其中以定行道與慧行道為佛光禪的核心。佛光禪的止觀法門以原始佛教的定慧思想為基礎,結合大乘般若學說及天台止觀實踐,特別重視止觀法門在生活中的具體落實。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765/
從佛教因果論分析星雲大師對死刑的看法
死刑存廢問題是現代社會爭論較多的一個社會問題,即使佛教內部對死刑的看法也往往大相逕庭。本文從佛教因果論考察分析星雲大師關於死刑的看法,星雲大師明確主張廢除死刑在佛教因果法則上是無法成立的,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是不對的,身為佛教徒可以希望儘量減少死刑,改用其他方式來代替死刑,但不主張廢除死刑。對於一些罪大惡極之人,不能廢除死刑,對殺人犯執行死刑並未違背不殺生戒,這恰恰是其應承擔的惡報或者現世報。從生命權是最高的人權角度來說,剝奪他人的生命權必然以讓渡自身生命權為代價。不能以慈悲為藉口廢除死刑,慈悲應該是對所有人的慈悲。死刑不是復仇,關鍵是有無「殺心」。總之,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是符合佛教因果論的。
/publications/dc07a78b-f3ea-11ee-96ea-c9de5a43d6bf/
戒與慈—為佛光大學佛教學院師生講話
/periodicals/f369ce06-b10e-11ee-90d2-c9de5a43d6bf/
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佛陀建立教團,制定了很多的戒條,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甚至在家的男女居士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等七眾弟子,都各自有戒律。但是,當初的社會環境、物質條件、文化背景、地理氣候、風土民情等,都與這許多教條的制定有關。
/periodicals/63f16dc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六度念佛歌
六度念佛歌  Song of the Six Perfections and Being Mindful of the Buddha
/dictionary/search-result/493-00001/
長齋繡佛 持戒嚴謹
長齋繡佛 持戒嚴謹 Devout Practitioner; Strictly upholding the precepts.
/dictionary/search-result/05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