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第十一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成績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所以第11屆會議主辦單位仍繼續提供一個國際交流的平台,提供學界在佛典語言學的重要議題上一個腦力激盪、充分交流的機會。 本次會議將繼續樹立佛典語言學研究的新里程,除了專題演講外,我們同時兼顧音韻、詞彙、語法和文獻對勘等重要議題的研究面向,透過漢文佛典文獻來實踐語言學學科的整合交流,擴展佛典語言學研究的視野,掌握國際語言研究的趨勢和脈動,促進新舊理論的交會,引領佛典語言學繼續朝向研究卓越的里程碑,並增加台灣學界研究在國際上的曝光度。 此次研討會開放旁聽者報名,會議期間均無提供食宿及交通接駁。 會議時程(2017年): 11月3日(五)中央大學進行第一日議程。 11月4日(六.....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精神來迎接,且無懼承擔。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也是傳統佛教所談「此岸到彼岸」的例證。 杜保瑞發表「佛學與中國哲學和佛教真理觀研究」,他以佛光山法師總是站立筆直、口齒清晰、觀念清楚破題,談佛光山教育中重視自我訓練與提升的特質,讓他在廣學中國儒釋道哲理後,開始傾心並學習星雲大師心法。他認為儒家強調對現世的承擔與服務;道家則透過給予,提供有效領導方法;而佛教講求因果與生死,藉此認識命定的原委、知天命、識人生,獲得心靈自由。 謝大寧提出「我對人間佛教未來的看法」,他從歷史的必然性、階段性、意義及使命來談人間佛教。他認為隨著體制性的現實社會出現,迫使僧團面對社會國家,人間佛教自然出現。早期太虛大師以個人實現.....
星雲大師第八屆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系列報導(一)
兩岸多所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共45位專家學者,以及參與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項目的30多位博碩士研究生一起共8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在開幕式上,程恭讓教授介紹:為了適應現代佛教發展的學術反思需要,我們已經連續舉辦過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這樣一個專題性學術會議為學術界成功搭建了一個人間佛教問題研究高端、穩定的學術平台,推出了人間佛教研究一大批重要的學術成果。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佛教學者們的大力支持與參與。這個會議平台一直重視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專題研究,積極拓展對現代人間佛教的整體性及全面性的研究,強調基於人間佛教視角的佛教中國化和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提倡多元.....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一堂課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
。直至今日,大師所影響的層面,正以各種方式,持續性的在世界各地發揮影響力,「期待經由這場講座,不僅緬懷、紀念大師的精神,進一步認識人間佛教,更希望與會者共同發願推動人間佛教,實現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人生。」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全球十一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協辦的「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系列講座,首堂課「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3月1日晚間七點半登場,採線上Zoom會議室直播方式進行,吸引逾七百名學術研究者與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共同與會,展現學界與教界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
人間佛教、家與國——外公、大師與我的七十年因緣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陳教授說:「人間佛教的正行在於『行佛』,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神聖性』在這裡豁顯出來。」 陳教授也對星雲大師管理思想提出精闢見解。他指出星雲大師以「同體共生」的華嚴思想來領導佛光山。星雲大師說:「平日我們參禪念佛、早晚反省、喜捨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也是為了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呀!」大師又說:「讓自己心裡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誠意來待人,以謙虛平等來帶人,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主持人顧偉康教授評價說:星雲大師個人領袖魅力及修行智慧領導佛光山,在同體共生「菩薩道」理念的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既有佛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