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的行動機制 —以佛光山人間佛教為例 傳承與開創 —星雲大師「青年弘法」實踐研究 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 —基於「四給」的考察 人工智慧與人間佛教之關係 上冊目錄 近代中國《阿含經》的「發現」與人間佛教的發展 實相體認與實踐轉向 —憨山大師與星雲大師認識內外教關係研究 人間佛教的判教與其發展路徑的關係探析 應機之融和 —析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對傳統淨土思想資源的繼承與應用 人間佛教的建構途徑及其實踐邏輯 —以星雲文教館為例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空間實踐及意義 —以佛光大學海淨樓中的日常生活為中心 佛光山僧眾的人間佛教美育研究 本土化互動 ―佛.....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間佛教的佛陀觀 講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廣興教授 時間:6月1日(二)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言:中文/國語 海報:JPG版 講義:〈以《阿含經》為主分析佛陀的人格(上) 〉 網址:YouTube:https://youtu.be/ZcQpqhVplwY (6月1日播放)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o_TgUJZ5q7dfhbVPK-s8cA 講題:人間佛教的修行觀 講師:佛光山寺住持 心保和尚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程恭讓教授 時間:3月1日(一)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
阿含經的修行觀【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之5】
Zoom及Youtube線上同步播出 阿含經的修行觀【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之5】 阿含經的修行觀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之9】
第七堂課 《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之9】 第五堂課 《阿含經》的修行觀 【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九堂課 相關連結 第三堂課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 第八堂課 《勝鬘經》的佛性觀 第一堂課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Zoom及Youtube線上同步播出 第六堂課 《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 第四堂課 八識講話的無我觀 主題:《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日期:11月1日(二) 晚上 7:30~8:30 主講人: 永富法師/佛光山港澳教區總住持 龔雋教授/中山.....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一代時教,如《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八識講話》等,談論空性無住無我的解脫啟發,以及《華嚴經》、《維摩詰經》、《勝鬘經》對於重重法界圓融無礙與不二佛性的精彩發揮,另外,斷惑證真的修行是以《阿含經》為主,但要談到菩薩道的善巧方便及成佛的平等性,則《法華經》、《妙慧童女經》是最能提供論據。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2022年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線上播出,首場於3月1日開播,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及百家講壇主講人董平教授,以「六祖壇經的解脫觀」為題對談,聞法殊勝,不容錯過,敬請密切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網站及FB官網。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2022年3月.....
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47 雖然經過複雜的歷史變遷,也摻入諸多不同地域及文化的因素,使 佛教因而呈現駁雜繁複的面目,然而佛教的基本思想、核心價值, 仍然保持其一致性。這種根本價值方向的一致,在《雜阿含經》中 得到如下的表明:「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 一阿含經》卷第二十六)所以人的問題、人間的問題,是佛教的核 心問題;而人的尊嚴,人類相對於天神的特殊性,人的素質和可能 性,則成為佛教的核心價值。 這種以人的問題及人間的問題作為中心問題,以人的尊嚴、人 的價值作為核心價值的佛教,在佛滅二千六百年之後的現代漢傳中 國佛教中,被正式地稱名為「人間佛教」。正如現代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