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10月21日至25日在佛光山麻竹園舉辦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此計畫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組主任妙光法師擔任總召集人,最高學術顧問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教授 (Dr. Lewis Lancaster)。 從第一次的翻譯工具使用、翻譯技巧指導,第二次正式進入翻譯課題,到第三次的培訓課程開始探討如何翻譯,以及怎麼翻譯較好,讓英語人士更便捷使用佛光大辭典,達到有效的學習佛學名相。 10月23日「經典名稱的翻譯技巧」,邀請同為該計畫顧問的佛光山副住持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慧峰法師,和蘭卡斯特教授共同授課,以討論、分.....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人間佛教思想的深度解讀。他認為,佛教經典的研究離不開當代人的世界觀、知識結構與現實問題。以此研究古典,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可能性:當代人研究的問題,是不是古典中真正討論的問題?對於佛教經典的研究,應當遵守語言學、思想史等的嚴格方法,同時不能帶著妄念解讀古代問題。程教授隨後分享了他對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十大貢獻、三大建設方向和三大價值方向的理解。程教授指出,儘管一些現實問題在古代被遮蔽,然而它們在當代的重大意義正在重新浮現。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佛法化實踐和中國化歷程,在佛教史的角度看,即是佛教的偉大實踐。在這一實踐之中,佛教的人文價值正在充分凸顯,並且蘊含著以星雲大師為代表的人間佛教實踐者們,作為.....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行,集結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40餘名重量級佛教學者,以議題發表、主題演說等方式,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以及對星雲大師著作的解讀等。16日晚間於佛光山東禪樓舉行開幕式,隨後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發表主題講演。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時指出,佛教的發展,從修行和理論的層面而言,皆離不開解行並重,但實踐前要有正確的觀念,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唯有正確的理念才能成為正確的基礎,因此學術的建構至為重要。心保和尚說,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視作普世的價值,真理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如同陽光和.....
「人間佛教」的語言學向度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言乃文化之結晶」,這個一點都不假。就「語言乃文化之結晶」而言,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文化對中國語言—也就是漢語—的深刻影響,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證。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先生(一九○七—二○○○)曾說:「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一種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吧!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彙。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的語言文學特徵—兼論文學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星雲大師,台灣佛光山開山,一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他一生作品輝煌,文學是他弘法的重要工具。 《釋迦牟尼佛傳》更是他頗有名氣的長篇著作。雖為傳記類作品,但是此書的語言和敘述頗有文學特徵。本論文就《釋迦牟尼佛傳》的文學特徵進行研究,探討星雲大師如何利用文學手法,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此書頗受讀者喜愛,以及探討如何利用文學來弘揚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佛教座談會10月26至28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展開5場討論會,來自大陸、美、加、德、比,及海峽兩岸三地等地的24位學者,針對「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議題,從宗教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佛學、哲學、文學、語言學等多元面相,交流研究心得,期能透過學理闡述,深化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的影響力。 人間佛教座談會 探討佛教戒律清規 人間佛教座談會 多面向談人間佛教 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0月26至28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展開5場討論會,來自大陸、美、加、德、比,及海峽兩岸三地等地的24位學者,針對「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議題,從宗教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佛學、哲學、文學、語言學等多元面相,交流研究心得,期能透.....
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佛光菜根譚》的語言風格
本文從「語言風格」的切入角度,對星雲大師的名著《佛光菜根譚》做出細緻深入的解讀。所謂「語言風格」,是指語言學家用具體的、求真的、客觀的、分析的方法,去闡明文學作品的特點,語言風格學可以分成三個次領域:韻律風格學、詞彙風格學、句法風格學。本文即依這些層次展開對《佛光菜根譚》的研究。
佛塔與經典對論 蘭卡斯特探討金剛經含義與結構
含義與結構」。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佛塔與經典對論 蘭卡斯特探討金剛經含義與結構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英文佛學講座,3月4日晚間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Prof. Lewis Lancaster),以「金剛經的含義與結構」為題,探討在《金剛經》中,佛塔和經典的對論,演講以全英文演說,在場聆聽包括佛光山大眾和叢林學院學生。 蘭卡斯特從結構層面談《金剛經》,如當機眾須菩提:「究竟誰是『須菩提』?」還有何謂「善男子善女人」?曾有日本學者提出「在佛塔禮拜者為善男子善女人」的觀點,彰顯佛塔在信仰上的意義。 所以佛教是以.....
榮譽教授-萬金川
私立南華大學師死學研究所副教授(1996.08-2000.07)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2019-迄今)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中心主任(2018-迄今)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院長 萬金川 中觀哲學 佛經語言學 佛教文學與文化 梵漢藏佛典校勘 《中觀思想講錄》(1998,香光書香出版社) 《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佛經語言學論集》(2005,正觀出版社) 《佛經語言學論集》(2005,正觀出版社)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