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六波羅蜜佛教教育在英語世界的實踐與推廣
近年來由於全球化、地球暖化、科技數位化、生物科技等趨勢之影響,人類生活的便利性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面對自然環境的快速崩解、機器人逐漸取代低階人力工作、基因改造等切身問題日趨強化,佛法如何面對現代世界各種挑戰,提出利益眾生之思考方向與方案,已成為刻不容緩之議題。如提「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的彼得.辛格 (Peter Singer) 等學者,即曾於二○一六年來台參與「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呈顯出佛學界對於佛教為因應新時代挑戰提出利他方案所作出之努力。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書分享 蘭卡斯特教授親述研究里程碑
傳播相似,在各地建設道場,各有各的本地情境,引領著這朵曼陀羅,讓它在世界的舞台備受矚目和支持。蘭卡斯特及團隊到不同的考古地點收集信息來呈現此次的展覽。就如同佛教的根本,展覽中一顆琉璃珠,但卻含藏了整個地球。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英文新書分享會7月17日於YouTube首播,7月18日晚間於Zoom重播,影片設中文字幕。此外,新書分享會的中文場,由佛陀紀念佛館副館長有賢法師主持,館長如常法師、中山大學外文系黃心雅教授主講,以各種面向精彩闡釋書中內容。 考古團隊運用先進儀器,精準描繪遺址地圖,顯示佛教弘傳的地方,位於多國的沿海地區。 蘭卡斯特教授藉由地圖,說明法顯、菩提達摩、義淨、阿底峽尊者等高僧.....
太虛與人間淨土最新研究之評述
太虛大師因當時社會批評佛教反現代化、厭世、逃避現實、寄生於經濟而作出回應,那麼很可能會把他對於「人間淨土」的思想看作是對社會福利及社會正義改革的號召,而這種努力只會影響在地球上生活的我們。另一方面,如果人們用與太虛一樣的傳統佛教觀念和目標來閱讀他的著作,可能會發現人間也可以存在於宇宙的其他地方。如果太虛大師的觀點的確如此,就不能將他的「人生佛教」翻譯為「入世佛教」和「入世淨土」,也不能把他的目的理解為只是為了提倡社會改革而排除其他傳統的修行及目標。本文從太虛大師關於人間淨土的論述,探討其如何運用現代宇宙觀提倡社會改革,也盡力保留傳統人間的觀念,讓人道特質可以在佛教宇宙觀裡彰顯。我們將會看到他保留了多少關於現實、心、修行和輪迴的傳統佛教觀點。
太虛與人間淨土最新研究之評述
人們可以把通用的中文詞「人間佛教」翻譯為「人間的佛教」。「人間」這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既有日常的意思,同時也有更為深廣的佛教意涵。在日常用語中,它的意思為「人類世界」、「人性」或「社會關係」。在現代科學世界觀中,人道只存在於一個地方―地球,因此,英文文獻有時會把「人間佛教」稱為「入世佛教」。然而,在中國佛教文獻中,這個用詞受到傳統佛教宇宙觀的影響,有著更為特殊和專有的含義。在此觀念下,人道包含在五或六種可輪迴的途徑(道)裡,只有當過去的業力足以成為人時,才能轉生在人道。
人間佛教與現代社會
在地球上生存著許多有「心」的生物,但唯有人類擁有所謂「思考」、「思惟」的能力。因為只有人類的大腦表層上,有一層薄薄的由灰白質構成的大腦新皮質。這確實是一種很殊勝的能力,但也是危險的能力。為什麼呢?因為在解決某個問題時,如果錯誤地使用了這種能力,就會帶來錯誤的結果。
人間佛教對人類地球,負有莊嚴神聖使命
要做個甚麼人?
要做個甚麼人? What Kind of Person Should We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