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我是鬻香人
佛經裡,就有一群調香師,專門將我們本自俱足、本自清淨、本不生滅,只是自己忘了的那些香,調和成八萬四千法門,企圖喚醒我們去想起,在我們心裡,都藏有一種香,勝過人間千萬香。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文化、佛教的文化」,用文化來弘揚佛法,大師的一筆字、美術館、影音、視覺美術,透過兩岸文化交流,如同大師所說:「文字般若,佛光遍照十方界,佛教事業,法水長注心海中」。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則介紹佛光大藏經數位化,他提及,佛光山在人間佛教的旗幟下,為了推動佛教現代化,如何應用現代科技將佛光山編藏處歷經二、三十年來所編輯的《阿含經》等多部經藏,隨著時代潮流走向資訊化與普及化,這是佛光山電子大藏經設立的宗旨與使命,7月佛光大辭典推出APP版本,2014年佛光大辭典新版亦會有電子書。 佛光山以教育起家,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說,辦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其教育方針以人格及品德養成為主,而僧伽教.....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皆為數位翻譯的泰斗,觀念創新,將分享寶貴經驗,激盪大家對於佛典翻譯的認知與看法。Charles Muller更是讚歎翻譯論壇是「唯一讓佛典翻譯前進的方式!」課程還有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述「佛光大藏經數位化」,和翻譯工作坊等。 論壇成員來自《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星雲大師全集》等翻譯計畫。不同的翻譯計畫有不同的翻譯工具,在資源上互相分享,並達到詞彙的統一。其中自2015年開始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在團隊、軟體建置上均較齊備。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導、南天大學統籌、42位翻譯者參與,去年9月出版第一本《人間佛教論文選要》.....
漢文佛教大藏經的刻印—兼談《佛光大藏經》的編纂
一千多年來,中國佛教界和朝廷刊刻了二十多種大藏經。最初的編纂者是以《開元釋教錄》的紀錄為基礎,他們的責任是按先前的某版本,儘量收集齊全。然大藏經多被藏在藏經樓裡,使得承載佛陀教導的大藏經,其淨化人心的功能無法發揮出來。《佛光大藏經》是中國大藏經發展史上,第一部旨在以普通讀者為對象的大藏經。它是以民間的力量編纂的。其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現代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隨著紙本和數據化的大藏經的普及,佛法能通過大藏經延續和流傳。《佛光大藏經》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文佛教大藏經的刻印——兼談《佛光大藏經》的編纂
中國佛教雕刻的大藏經始於宋朝開寶四年(971)至太平興國八年(983),朝廷命張從信到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經全藏,是為「蜀本」或「蜀版」。《開寶藏》雕版完成十三萬塊後,刻版運到汴京(今開封)儲存,刷印本則分送給各地大寺院。首刻全藏印本曾於北宋雍熙元年(984)由日本沙門奝然傳入日本,以後陸續傳入契丹和高麗及西夏,各地寺院的佛教徒紛紛來汴京請經。
《佛光大藏經‧入藏目錄》考
研究發現: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其實就是他的人間佛教思想。一部《佛光大藏經》,撇下文獻史料的推敲不談,其實就是一部「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一部大藏。「佛說的」,古今不疑;大藏經的表現形式是不是「人要的」,讓人存疑。大師以一部《佛光大藏經》,重拾人們對「淨化的、善美的」期待,使藏經能重回人間,予人受用,是為人間佛教視角中理想之佛教大藏經。
佛光大藏經·淨土藏
佛光大藏經·淨土藏  Fo Guang Buddhist Canon: Pure Land Can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