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迷悟在人
迷悟在人 There is a Choice Between Ignorance and Enlightenment
做自己的貴人
做自己的貴人 The One Who Helps You Succeed is Yourself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頓中美寺覺法法師,以及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等。 3位與談人各從宗教、企業和學術的角度探討佛教中慈悲的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實踐與應用。妙光法師強調慈悲不僅是同理心,而且是深刻理解自己與他人有著相同的痛苦,並付諸行動減輕彼此的苦難。 他分享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人們在困境中互助的場景與精神。還以演員基努·李維在某次訪談的節目為例,當被問到如何處理插隊的情況時,李維並沒有立即做出情緒化的反應,而是進一步思考,對方有什麼苦衷?這反映他在情緒與反應之間創造了思考空間,避免衝動反應。這種自我覺察正是佛教中慈悲實踐的關鍵,既體現對他人的關懷,也強調對自己的關愛。 趙元修以他在.....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休士頓中美寺當家覺法法師與會。妙光法師探討慈悲的意涵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以慈悲為力量,幫助自己和他人解脫痛苦,進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慈悲是一種選擇 從己做起 生活無處不是檢視自我內心和體驗佛法智慧的生命成長之旅。妙光法師以自己15歲移民澳洲,因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而在學校遭遇霸凌的經歷為例,分享佛教信仰和恩師星雲大師的智慧如何引領她。面對環境的不友善和內心恐懼,過程中多次想對欺負者惡言相向,然而星雲大師講述的「一半一半的世界」讓她學會忍耐,提醒她要保持平和,乃至用創意的方式克服外界給.....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勵同學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找靈感。最後強調在佛教學術研究中,不但要認識佛教的真理與神聖,也要有客觀的學術態度,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在研究過程中全面了解相關研究,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批判性的考察,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 關於人間佛教當代化的問題,李四龍提出,應當重視佛教在當代中國的實際社會功能,以及佛教在中國轉型中的定位與貢獻,因此人間佛教的時代化非常值得關注。他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從概念變成實踐,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如今的佛光山展現了星雲大師的時代性思考。「星雲大師一生思考如何應對當下的人心問題,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人間佛教當代化的表現。」李四龍說,如今在高科.....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是不要您,以後會安排更適合您的地方!」說也奇怪,大師講完沒多久,觀音就順利運進來了。幾年後,大師在日本蓋了法水寺,寺內環境更適合供奉當年的小尊千手觀音。這件事也讓如常法師更信服菩薩的靈感:「原來觀音會自己尋找最適合的道場!」 「我是從民間信仰的媽祖看見觀音。」陳玉女教授表示,第一次認識觀音,「是在華視看到《媽祖傳》。」當時劇中的媽祖常以禪坐修行,也會向南海觀音祈求,看了之後,讓她對媽祖的神通力與救父的誓願深受感動,從而也深深影響自己的行為與思考模式,開始學習為身邊的親友向觀音菩薩祈福。 陳玉女指出,幼年時期,其實媽祖和觀音的信仰相當緊密,如家裡供奉的「觀音媽聯」,畫中上方是觀音菩薩,中間即是媽.....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開發《星雲大師全集》視覺化工具。他表示,期許在未來的一年裏,再接再厲,更完整地發揮NTI Visualizer(南天大學教視覺化系統)的功能。透過發展更全面的工具,讓使用者自行建立個人的書目,進行針對自己所收錄文獻的整理與搜尋,建立自定義的關鍵詞並視覺化關鍵詞的分布等,以便更好地推廣學術界對人間佛教的認識與認同,更希望能把南天大學定位為全球學習與研究人間佛教的不二選擇。 圖說:妙光法師指導學員翻譯技巧。 人間社記者杜志超攝 圖說:妙光法師耐心指導,學員們認真學習。 人間社記者Robin攝 澳洲南天大學9月28、29日,舉辦「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由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