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身」與「心」的結合―星雲大師體育弘法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強韌心性。星雲大師獨具慧眼,把佛法和體育結合起來,把運動場化身為弘法利生的道場。實驗一,以運動員心理建設系統為依據,為佛光球隊建立「術道兼修」的心理訓練目標。結合佛光特色心理服務進行實驗干預,包括法師開示和靜坐。最後通過自我監控及回饋評價佛光特色心理訓練效果。運動心理學不僅包括競技體育,還包括大眾健身。實驗二,主要探討佛光啦啦隊鍛鍊的心理效應,對光中幸福啦啦隊的26 名隊員進行4 次實驗干預,最後進行實驗前後《自測心理健康評定量表》回顧自評。本研究發現,佛光特色的心理訓練是「身」與「心」的結合,「術」與「道」的兼修;星雲大師體育弘法通過耳濡目染,薰習三好,以球會友,傳播佛法。星雲大師體育弘法推動全民健身,落實信仰傳承,開闢修行法門,共建五和社會。
研究員-李四龍
社) 《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2009,北京大學出版社) 《有哲學門以來:北京大學哲學系1912-2012》(2012,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美國佛教:亞洲佛教在西方社會傳播與轉型》(2014,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系 哲學博士.....
研究員-許源泰
1819-1911》(上下冊), NUS Press Singapore and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沿革與模式:新加坡道教和佛教傳播研究》,2013年,新加坡: NUS and Global Publishing.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高級研究員 Ph.D. Chinese Philosophy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芻議
在當代佛教史上,星雲大師是一位於佛教有巨大貢獻者。他把一生獻給佛教,以台灣為基地,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開展了影響世界佛教發展的新佛教運動,推動海峽兩岸佛教聯誼,促進中國漢地佛教在世界傳播,「法水長流五大洲」。星雲大師願力宏偉,慈悲廣大,佛學深厚,解行相應,對佛教的貢獻涉及到佛教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展現了他的睿智與學說。現在出版的365 冊《星雲大師全集》,忠實地記錄了大師為佛教所作出的全部努力,我們從這套皇皇巨著中了解到大師的心願和付諸的行動,不由得生起由衷的敬佩。多年來,對大師的研究與解讀已經由很多學者作過,筆者僅就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作一粗淺研究。
泰山普照寺師承宗派研究
泰山普照寺為岱陽乃至泰山地區著名的千年古剎,目前遺存元代經幢、明清碑刻、清代鐵鐘、清代鐵香爐等金石題銘,記錄了其間部分時間階段的佛教宗派字輩。雖然這些紀錄尚不能完全呈顯歷史真實的面貌,但在某種程度上還原了普照寺的佛教宗派。對於泰山普照寺佛教宗統及字輩,現在學界尚無完整的分析論述。本文結合史志文獻和實地考察現存相關金石材料,對泰山普照寺僧人的宗統和法統關係整理總結、歸納先後的師承關係,並對其曹洞、 臨濟兩宗的存在時間及轉宗時間節點進行分析,指出泰山普照寺曾經存在曹洞及臨濟兩宗的傳播及轉宗。
編輯序
佛教傳播過程中,由於風土民情、文化交融、經典翻譯等各種原因,致使人們對於佛教的教義理解和詮釋產生歧異,而有大小乘佛教解脫道、菩薩道的區別。不僅如此,誠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指出:二千多年來,傳統的佛教給人有種種訛誤印象,如:附佛外道、假傳佛意者,披上了神仙鬼怪的外衣,甚至一些迷信的言論,像看時辰、看風水、看地理、抽籤、卜卦等等,幾乎成為迷信的佛教、以神鬼為主的佛教。
榮譽教授-李利安
論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員 李利安 中國佛教歷史與思想 宗教學理論與宗教現實問題 《金剛經般若思想初探》(2001,佛光文教基金會)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2006,陝西人民出版社)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2008,宗教文化出版社) 《慈悲喜捨: 佛教菩薩觀》(2009,宗教文化出版社)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二級教授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 歷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