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自己,共337筆結果:
人間佛教的修行 ——以星雲大師「四給」思想為核心的探討
人間佛教經過百餘年的構建和實踐,已經成為佛教在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形態,這一點已經成為學界和教界的共識。但是,對於人間佛教修行觀及其修行實踐的批判仍舊不絕於耳。本文以佛光人工作信條―四給思想為核心,認為,四給是一個邏輯起點即其實踐起點(信心),既注重當下(歡喜)又指向未來(希望),以與般若相應的方便貫穿其中的嚴密框架。這個框架以「給人」為導向,把修行置於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強烈的社會性。並因此認為,人間佛教的修行並不排除自修和共修,甚至說還相當重視共修的意義和修行方式,但是在此基礎之上,人間佛教更加注重眾中的修行,更加注重在眾中、在結緣中、在服務中檢驗自修和共修的成果,努力打破「把方法當成清靜之所」,從而超脫出「自己腦袋創造出的修行的那個境界」,因此提倡各種社會運動,社會活動也在此意義上而具有了修行的價值。
/periodicals/5a63b549-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
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  Why Are Others Willing to Work with You?
/dictionary/search-result/00346/
人間佛教價值的「當代知識化」
本文認為西方基督教與人間佛教分屬「二元」與「一元」的不同理論基礎,從而產生不同的思惟方式與價值呈現結構。本文認為人間佛教未來工作,除了深化對人間佛教的理解以外,人間佛教研究更應著手將人間佛教如何與現代世俗的知識話語結合,創造出自己的世俗知識結構,以解決當代的社會問題。
/periodicals/82c8221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戰勝自己的人
/periodicals/6e8ae60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欣賞別人,幸福自己
/periodicals/45b86b4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成全別人,成就自己
/periodicals/3038ba4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饒恕敵人 成就自己
/periodicals/497a5fb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