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遇見‧ 修鍊‧ 重現——金身合璧 開啟兩岸文保合作新思惟
宗教性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世界遺產登錄指定的重要項目,除了物質類的宗教文化紀念物與文物之外,還包括宗教場所與路徑、傳說與文學、儀軌,以及音樂等非物質類文化遺產,豐富而多元;更因為宗教具有傳播與跨國界的特性,必須跨越單一國家的思考來進行保存與推廣。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
的文學創作 佛光山的發展進程與星雲大師的文學創作 宗教經驗與星雲大師的文學創作 星雲大師文學創作風格 星雲大師文學創作的語言特色 星雲大師的演講風格 文學載體與星雲大師的文學創作 星雲大師一筆字研究 兩岸學者 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在兩岸扮演奠基者、促進者及貢獻者
「星雲價值」能增加社會和諧嗎?
慈惠法師、主持人,來自兩岸的專家學長,還有這麼多這麼多我所熟悉及尊敬的法師,大家午安。我站著講,表示我還年輕,近二十多位專家學者來參加,年紀最輕的是尚老師,請舉手,在那裡?尚老師,您只有三十六歲,在南京大學教書,年紀最大是七十八歲,他站在這裡講話(高希均教授)。我也是南京人,我們兩個相差四十二歲。學問是年紀愈輕愈有活力,如果我講得不對,您可以幫我一些忙。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究院共同於12月6日,在北京大學舉辦「傳統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會」,再續大師與北大的美好因緣。佛光山亦贈送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一套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期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 會議由北大佛教中心主任、王頌教授召集並主持。北大、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北京知名佛學研究代表——魏常海、魏道儒、李建欣、成建華、周廣榮、張風雷、張文良、何建明、張雪松、劉成有、俞學明等15名學者,及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張靜之、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中法師、上海大覺文化執行長妙普法師及北大等.....
《星雲大師全集》自序
這是一部非常複雜的《全集》,因為在我個人成長的九十年歲月中,於時間上,經歷了北伐時期、土匪橫行、軍閥割據,以至抗戰、內戰、兩岸對峙等時期;於地理上,我走遍世界五大洲,幾乎平均每年環繞地球一、二次;於人事上,上至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我一概平等對待,視為朋友。尤其在我一生的時光之中,於佛教裡,凡事不推諉,舉凡弘法建寺、安僧辦道、創辦學校、成立協會、養老育幼、救濟孤苦、社會服務等,皆盡力而為。也因此,成就了我多元的人生。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
慈悲思路兩岸出路  Thoughts of Compassion:AWay Out for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兩岸和諧共處,共生共榮
「和平鐘聲到台灣」祈求兩岸和平回向法會
「和平鐘聲到台灣」祈求兩岸和平回向法會  "Peace Bell for Taiwan" Dharma Ser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