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我,共1295筆結果:
將出宜豐寺留題山房
將出宜豐寺留題山房 Inscription in a Mountain Chamber on Leaving Yifeng Temple
/dictionary/search-result/23e97726-4bed-11ef-8674-c9de5a43d6bf/
我與星雲大師的緣分
/periodicals/2d3209a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普門學報》發刊詞
六十年前,我還是青少年的時期,就讀於棲霞律學院,附驥在高齡的學長之後,當時我就想到:未來的佛教需要文藝化、俚語化、大眾化、電影化;不如此,則佛教不能普及於社會民間。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254/
我親見的趙樸初
/periodicals/789d7be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李白詩選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詩選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Selection of Poems by Li Bai - Farewell Party for Secretary Shuyun at Xietiao House in Xuanzhou
/dictionary/search-result/32/
送別我的朋友星雲大師
/periodicals/3016302c-c2d0-11ed-9508-c9de5a43d6bf/
我見到「與病為友」的大師
/periodicals/2a980708-ef03-11ed-8eb3-c9de5a43d6bf/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教授說明《般若經》與《心經》的關係,以及《心經》的流傳、主題、核心思想、觀修方法「名假、受假、法假」及功德勸行。分析《心經》的核心思想:「無受三昧」、「性空假名」、「空有不二」。落實到生活中,就是提醒我們不要把日常經驗到的事物當成一成不變,而自困於框架之中。我們應該順應不同的因緣,重新去審慎、調整自己,從而擺脫掛礙、發揮慈悲,真正地利益其他人。 慧知法師則分享,《心經》中感受最深刻的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如果「彼岸」是極樂世界,要從自己的「此岸」去到「彼岸」,需要跨越痛苦、貪念、惶恐等障礙,「波羅密多」是修行人應有的生活風格。他又舉自己第一次和星雲大師近距離接觸的例子,是在紅磡香港體育館,.....
/news-event/news/TSNews-00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