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西藏婦女之地位
過去對世界各國婦女地位的研究是,僅能在低抑的現況中作局部的伸展與概觀. 而研究西藏婦女,也僅是將之一併與亞洲及其他地區相較,並未能真正正視西藏這特殊地區的宗教,思想背景并生活實質內容,而有所偏頗。 其後說明西藏的「另一世界」樣貌,並標舉出其特殊,獨立性. 其女兒有王位繼承並統治的權力,且婦女在宗教地位上,亦曾出現以女性為主導的「女性化身系統」事實存在。 西藏婦女多有自主與決定權,婚姻與離婚契約的簽訂,概以婦女需求為導向,家長多為女性; 市場,經濟乃至財產,亦例由女性掌控,男性無權過問. 而佛教在意義層面上,因眾生皆可成佛,故西藏男女皆可出家,男女對轉是輪迴的必然. 就這點上來看,男女或許是較平等的。
從東漢時期漢譯佛傳到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佛陀降生故事的漢語詮釋史及其現代詮釋
從東漢到現代,佛傳故事的漢語證釋史綿延二千年之久,可以說佛傳随著佛教東傳已經進入到中國佛教的最初建構中,與中國佛教的發展並行,從側面反映中國佛教發展各個時期的階段性特徴和總體性架構而在中國佛教面臨著現代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去重新詮釋佛傳故事,尤為重要,這也是現代語境下如何去看待作為佛教創始人、教主的佛陀的身分與價值的問題,即我們所說的「佛陀觀」的現代證釋的重要方面。通過對傳統佛陀降生神話文本的回顧與解讀,二千年的佛陀降生故事的詮釋史中所體現出的佛陀觀的演變得以顯現。在此基礎之上,從星雲大師對佛陀降生故事的現代詮釋與前人傳統詮釋的對比中,可看出深埋其中的人間佛教思想:一方面是「人性與聖性不二」,即「佛陀與佛法的互證」:另一方面是「平等性」與「革命性」即性別平等思想的體現。據此我們認為,星雲大師對佛陀降生故事的現代詮釋,與傳統佛傳文本相比,體現出其與現代社會和現代信仰需求緊密相連佛教的現代轉型必定要求我們的佛陀觀也進行現代轉型,而我們也可以發現,人間佛教所倡導的價值和理念,從某種角度來看恰與佛陀本懷相應。
首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成功舉辦
焦于不同文明間對話互通、流變關係的思考。每場論文發表,與會學者們都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在交流碰撞中凝聚共識、拓寬視野。 本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緊扣「複歸人本,內覺詣道」的主題,體現了人類文明多彩、平等、包容、交流的特徵,凸顯了人文學術研究的價值向度與現實關懷,充分彰顯了文明交流互鑑對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 會議的閉幕階段,張文江教授、方旭東教授就會議內容做了精彩的學術總結。與會嘉賓共同期待「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這個平臺能夠繼續發揮推動高品質回歸人本的人文研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首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在.....
具五善、去五惡——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
本文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星雲大師在五方面展現其對佛教女性的看法:先天體質上為男剛女柔、社會結構上為男尊女卑、修行之道上為男淨女垢、成佛境界上為男女平等,而在佛教推展上則肯定女性的貢獻。 星雲大師立論的觀點強調女性獨具的柔美特質,呼籲女性應發揮溫柔、謙遜、忍耐、慈悲、智慧的美德,在行為上具五善、去五惡,為家庭、社會、佛教提供一份力量,為眾生創造更詳和圓滿的人間,而在1998年的國際三壇大戒,也充分顯現出星雲大師推展比丘尼戒的願心。 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不論在傳統叢林制度的改革上、男女社會結構的調整上,乃至於對當代宗教態度的修正上,均展現了重大的時代意義,對台灣佛教叢林男女二部僧團的均衡與平權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制度與典範。
具五善、去五惡——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
佛教興起與流傳至今二千多年,一直和女性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原始佛教迄大乘佛教的經典記載中,皆不乏慈悲智慧足以讓男性拜服的傑出佛教女性,諸如大愛道比丘尼、勝鬘夫人,以及天女、龍女等。然而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價值觀下,這些傑出的佛教女性在佛教傳播發展上所具有的影響力,畢竟無法完全彰顯。歷史上,佛教女性真正能與佛教男性分庭抗禮,且具有實際影響力的階段,不得不推台灣時期。1949 年後的台灣社會,是真正醞釀出一個適於佛教女性發揮影響力的環境。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進行交流,探討性別平等對於現代社會的價值。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人間社 知睦 大樹報導】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在6/1-2來到佛光山,1日晚上於傳燈樓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進行交流,探討性別平等對於現代社會的價值。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覺明法師等接待交流,雙方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