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語言學向度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言乃文化之結晶」,這個一點都不假。就「語言乃文化之結晶」而言,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文化對中國語言—也就是漢語—的深刻影響,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證。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先生(一九○七—二○○○)曾說:「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一種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吧!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彙。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開發「人間佛教管理學」的當代意義與價值
東西方管理學與傳統文化兩界的學者專家們,已對中國儒、道、法諸家與基督宗教的管理思想及其應用進行了多種視角的探索,或是研究東西方學說的管理思想內涵,或論述傳統思想在現代管理情境中的應用方式,或檢證傳統文化對於經營管理實務的影響效應,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與專書。相較於此,探研佛教管理思想與實務應用的著述顯得甚為不足。面對現代企業界所發生的領導能力偏失及道德觀念問題,傳統文化應用於當代管理場域的價值逐漸受到關注,佛教作為一種傳播廣泛及正被實踐的傳統宗教,應能對當代管理學提供思想資源與實用指導。 借鑑中國思想傳統在現代管理領域的理論發展與應用推廣,本文論證人間佛教是能夠裨益當代管理訓練的良好思想與學修體系;其次,探索人間佛教在現代管理領域的應用價值與可行模式。
從《雜阿含經》看人間佛教的實踐
此文呼應大師「人間佛教即是回歸佛陀本懷」的見解,從目前公認最能夠代表佛陀本懷的《雜阿含經》中,舉證、分析其人間佛教的實踐精神,做為理解人間佛教、實踐人間佛教的一個參考。
全球弘揚人間佛教的優勢在哪裡?
近年來,大學生、研究生以及對佛教感興趣的各界人士越來越多,可是他們對佛教的印象不是從旅遊得來,就是以訛傳訛地從網路流言得來;或從古代中國社會對佛教的限定影響所致的民間﹁想當然﹂得來;或來自走馬觀花地流覽寺院,或保留著從中小學課本稱 之為「封建迷信」的說教痕跡……所有這些,都存在著對佛教認知的很多誤區。這裡只提其中三點較普遍的,以便澄清誤解,用星雲大師的話說就是「從積極面去闡述」佛教。
恍悟自身佛法富貴人
「不讀《華嚴經》,不知佛法之富貴」。《華嚴經》作為一部呈現佛陀覺悟境界之經典,恣意汪洋,浩瀚無垠,難以言喻。歷代高僧從「果分不可說,因分可說」的角度,以契理契機的原則,不斷地嘗試對華嚴教法與精神作出因應時代的詮釋。本書是星雲大師以人間佛教的角度,對《華嚴經》、華嚴宗、華嚴思想,特別是普賢十大願進行的又一次當代解讀與實踐。
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共六章,總十四萬字,分別講述了佛陀的一生、佛法在世界各地的流傳和影響、佛法的基本教義、近百年來人間佛教的發展、今後人間佛教應該如何與時俱進,融入中華文化之中,成為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解脫與擔當—人間佛教的傳承性與開拓性
各位法師、各位教授、各位同學、各位大眾,大家吉祥,我是今晚的司儀,向各位同學和大眾匯報:我們今天晚上的論壇,除了進行開題報告的同學之外,還會有很多大眾參與論壇討論,聆聽老師們的分享。我們這個論壇就是 2022 年度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開題報告會的一部分,開題報告尚有兩天,今天同學們已經進行了 4 場報告。晚上我們也請到評委老師以及點評專家一起參與論壇,介紹一點老師們的想法,以及星雲大師的一些思想。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的現代化研究
本文使用宗教現象學研究奠基者布里克(C. Jouco Bleeker)的宗教現象學方法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的現代化問題。布里克通過研究宗教的理論含義(theoria)、自身邏輯(logos)和實現(entelecheia)把握宗教的內在本質和現實中宗教的外在形式變遷。本研究將「菩薩教法」視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核心,而「菩薩」又是「菩薩教法」的核心概念。通過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理論(theoria)中「菩薩」的相關概念論述來揭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菩薩特點。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修學實踐的進路: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顯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修行進路現代化的內在邏輯(logos),以現代化實踐維度的實現(entelecheia)突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現代化菩薩行的維度、標誌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持續發展的動力。通過這三個中心範疇的聯繫整體顯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的現代性轉化。
冠佩環趨星拱極—熾盛光佛信仰在人間
唐初,隨著熾盛光陀羅尼的譯出,禳除災星的熾盛光法開始在漢地興起,熾盛光佛信仰源於熾盛光陀羅尼,產生於護國安邦的祈願之中。晚唐以後,熾盛光佛信仰順應民眾的訴求,與生老病死等個人命運相關的民生功用得到了強調,成為了藥師如來的化身,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道教。融合了漢藏藝術系統的熾盛光佛繪畫演繹了漢藏佛教交融並進的發展史,熾盛光佛還傳播到了吐魯番、西夏、大理,以及日本和朝鮮,順應不同的社會背景,展現出各異的發展圖景。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也是「人要的」,熾盛光佛信仰的發展歷程中,「佛」的說教響應著不同歷史背景下「人」的需要,呈現出「國化」「民化」兩條具體的發展路徑,為當今的人間佛教建設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借鑑意義。
從「佛光禪」看當代禪法修學的人文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