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儀式,共5筆結果:
從佛教中國化過程看「人間佛教」的歷史定位
由釋迦牟尼佛所創立的佛教,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哲學。佛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它獨特的信仰體系、組織結構以及把信仰體現出來的實踐方式,包括禮拜儀式,但相對於其他宗教而言,佛教又有它顯著的特殊性。
/periodicals/827d5d6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
「僧伽制度是佛教的核心制度,然而,它並不是佛陀所發明的,眾所周知,佛教的僧伽制度起源於佛教興起前的古印度宗教運動。當佛陀成為一個托缽的修道者時,托缽的族群早就已經存在了」。「出家」或「出離」是這個團體的根本特徵。出家所摒棄的不僅是家庭生活,還有一切的社會經驗與制度體系。佛教興起後完全繼承這一傳統,從「在家到無家」,奉行這一生活儀式的人組成遊方的修行團體。他們乞食為生,居無定所,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
/periodicals/60d0cca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論漢傳佛教法會聲音元素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漢傳佛教的法會是由經咒誦讀、梵唄唱誦、文本朗讀、法器敲打等聲音元素,以及跪拜、結手印、佛前獻花、上香、供燈燭等肢體動作融合而成的宗教儀式。構築佛教法會的基本元素有兩個,即「聲音元素」與「肢體元素」。本文的內容是對中國漢傳佛教法會中的聲音元素展開分析,通過聲音元素的視角論述漢傳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狀況,從佛教法會的聲音元素揭示佛教在華夏大地發展的歷程。
/periodicals/db30c9aa-ce5e-11ef-b5b8-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佛光祈願文》的語言特色探析
本文旨在探討星雲大師《佛光祈願文》在佛教儀式中的意義,嘗試從文學語言的視角探析其語言特色。首先,簡述星雲大師《佛光祈願文》對佛教傳統祈願文的繼承與創新。其次,聚焦於《佛光祈願文》的形式結構特色,並選取歷代具代表性的「願文」進行比較。再者,透過其用典、俗語的分析,及修辭形式的具象書寫,發現其結構鮮活、具張力的文學動態之美。足見《佛光祈願文》不僅作為佛教祈願儀式中諷誦的一種優美的文學體類,具有消災與超度的宗教功能外,對於世人的利益與安福眾生之心,發揮佛教儀式文學的最大功用。
/periodicals/d2bf575d-333d-11ed-aaec-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