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光明大學之生涯學習的本質
為了強調教育的重要以及發掘菲律賓人才,星雲大師於2014年6月在菲律賓創建第五個佛光山大學系統的聯盟學校―光明大學。作為菲律賓人間佛教先鋒的光明大學,提供願意學習並尊重彼此風俗、文化傳統和宗教的所有學生受教育的環境。
用生命感動生命——論香港蓮華分會監獄布教之成就
中國佛教過去給人的印象,基本上是出家人遠離人群,躲於山林裡出世修道,人間佛教的出現一改這種風氣。其實,佛陀之所以發願出家、說法講經,都是為了解決諸多人間問題;可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由於政權更替、社會變遷、思想風氣等不同的因素,佛教慢慢走入了山林之中,形成了重出世、求自了、講清修的型態。近代的大師們提出「人間佛教」並非要標新立異,而是重新審視佛陀的本懷,讓佛法落實在生活之中,令佛教重新走入人間。依循佛陀本懷,當代人間佛教的慈善事業種類之多、層面之廣,實在不勝枚舉。以佛光山的慈善事業為例,應急救難的服務就有佛光山急難救助會、冬季救濟會、友愛服務隊等;照顧人的生老病死的服務就有宜蘭蘭陽仁愛之家、雲水醫院、萬壽園等。
台灣戰後佛教文學《玉琳國師》之研究
《玉琳國師》是一本以文學筆法所創作的高僧傳記文學,以清朝順治皇帝國師──玉琳通琇的一生貫穿全文,以千金小姐點出玉琳的有情觀與修行觀。此書是星雲大師於1953 年2 月到1954 年10月在《人生》雜誌上的連載,出版為1954 年5 月20 日,共計連載18 個月,從第一篇刊登到出版,僅花16 個月的時間。由於小說劇情生動,文筆流暢優雅,一時名噪教界文壇,使星雲大師贏得佛教界的「文藝明星」稱譽,而此著作亦成為星雲大師青年時期的重要文學代表作。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的破立之道
大師在〈佛法真義.自序〉的結語中,提及本套書創作的背景及目的,他說:「在中國佛教裡,只有歷代的禪師們還有一些正見、還有一些佛法,其他像三論宗真正佛法的『緣起中道』,反而少人去研究、宣說了。所謂『正道不昌,邪教橫行』,所以,不得不用這一本小書,來提供大家作一點另類的思考。或者有些說得不完全,只有慚愧、懺悔,唯願契合佛心,希望大家對佛法真義要重新估定價值,也請有心人與諸方大德諒解我的苦心,給予多多指教。是為序。」此段話道出了本書乃是大師面對當代佛教所遇邪教橫行問題的一種回應,而「邪教」在此應指違反佛法緣起中道者,而邪教之所以橫行乃緣於正道不昌,如果正道得以昌盛,則不只是邪教無容身之所,重要的是十方眾生才有正覺的機會。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之語境意涵與弘化界域
星雲大師多年來致力建設「生活樂趣、財富豐足、慈悲道德、眷屬和敬、大乘普濟、佛國淨土」的「人間佛教」,而「人間佛教旨在建設人間淨土,讓每個人都能現證法喜安樂,在現世就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可見「依眾生需要為需要,並能散播希望、信心、歡喜的種子,將生活融入佛法,當下的淨土就是實踐人間佛教而成就的」。因此,星雲大師不僅「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度化眾生」,更「把全副心思集中在人間淨土的建設上」,由是「希望佛教的發展能夠蓬勃興隆,盡自己的力量給人利益,希望在眾緣所成之下,實現人間淨土的理想」。6 凡此咸證人間佛教以「建設人間淨土」為終極目標。
乘願再來的菩薩
師父定將乘願再來
大師會乘願再來
徵文啟事
供中、英文姓名、並附個人簡介、照片,註明真實姓名、所屬學校機關或職稱、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聯絡資料。 五、來稿經採用刊載後,除敬贈稿酬外,並另送當期刊物。 六、本刊物對於來稿之文字有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七、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否則概由發稿者自行負擔法律責任。 八、部分作品因作者通訊地址、電話不詳,敬請作者與本刊連繫,以便奉寄稿酬及樣刊。 九、凡論文作品經本刊發表後,著作者本人(下稱作者)同意永久無償、全世界性地非專屬授權與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下稱研究院)以下列方式利用其著作,並同意研究院得以無償方式再授權予國家圖書館、其他資料庫業者或第三人使用,及同意.....
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性特徵
佛教認為淨土是眾生的理想生活世界,是依諸佛菩薩的本願與眾生的因緣建構而成的完美佛土。隨著佛教「淨土」思想的開發,大體形成他方淨土、唯心淨土和人間淨土之說。在現代人間佛教視域下,淨土的概念被重新發掘和闡釋,人間淨土的思想卓然挺立。人間淨土不再是一個幻境,而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徵,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理想,是一個具備宗教信念、通過宗教實踐行為可以實現的宗教目標。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具有極強的實踐品格,可據此觀照現代人間佛教的實踐路徑與發展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