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
人在世間上,需要我們管理的,有人事、親情、感情,這些人情事故,追究源頭,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是否管理得當,因此,我們最要管理好的是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我們的思想是一個很奇異的團隊,特別需要我們的管理和關照。我們的思想是否正確?我們的見解可以嗎?我們的看法中道嗎?這些都要管理。能可以了解、觀照自己的思想看法合理不合理,對我們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思想看法合理,凡事都會很順利;如果不合理、不安心,就會很煩惱,表示你對自己的心理上很多的問題不善管理。
《佛光教科書》「人間性」與現代化淺探
上個世紀末,星雲大師為了更好地推廣普及他終生提倡的人間佛教,主編一套《佛光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以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學者作為主要讀者對象,因此內容的設計著重在強化佛教基本知識,系統地完成了對佛教、佛法、僧徒、行證以及佛教歷史發展、宗派源流、基本佛學常識、佛學與世學、實用佛教、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概要介紹,還包括對世界其他各類宗教發展的簡述,内容全面概括,同時又具備誘發式探討。它體現叢書作為「教科書」的特點,成功地實現了對現代人間佛教的闡揚宗旨。這體現了星雲大師作為一代佛學宗師立足現實、弘揚佛法的殷切情懷。本文對《佛光教科書》的成書過程及其內容設計,進行粗略地回顧和簡單地梳理,並對書中所體現的人間性與現代性的特點加以淺探。
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
星雲大師所著《八大人覺經十講》,是一本小冊子。大師藉此經講說人間佛教及在家佛教的修行宗旨,作為引眾生修行佛法的依據,文字淺顯,意旨清晰明白,是一部學佛的好教材。《八大人覺經》實在是一部小品的佛經,但是討論的著作卻非常豐富。深入近人的著作及古德的疏解,有多不勝數的註解之作。如明末蕅益智旭大師就有《八大人覺經略解》,該文文字簡要,意旨清晰精準,層次分明,邏輯嚴謹,本文討論星雲大師講話的同時,亦一併討論蕅益智旭禪師的註解。
生權時代的人間佛教―李向平 《人間佛教開啟「生權」時代》讀後
從那爛陀寺傳承的角度,探究人間佛教的修持
為改革中國傳統以「死本」、「鬼本」的傳統佛教色彩,太虛大師首倡人生佛教,後由印順法師深化,星雲大師、聖嚴法師、證嚴法師等人發揚光大。人間佛教在台實踐已逾 50 年,現今佛教界大為推廣人間佛教並受到各界好評。人間佛教十分倡導並強調慈悲心、菩提心、菩薩道的重要性。然而菩提心應如何發?一念生起,如何令其增長且不退失?從心態建立到實踐菩薩道,面對不同習氣眾生、面臨順逆種種境界,如何不起煩惱、煩惱心起如何消融,得以恆常心地行菩薩道等等,皆需要透過正確知見的學習及練習。本文將依循那爛陀寺教授內涵,分別從「人身如意寶,千載難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由人而菩薩而佛」等三方面進行闡述。
人間佛教生死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
本文以佛光山為個案,從生死學視角出發,分析星雲大師針對生死問題的全面開示,研究人間佛教的發展特色。研究發現,人間佛教具有較為特色和系統的生死觀與解脫觀,並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構建。星雲大師對安樂死、自殺、墮胎和器官捐贈等生命倫理問題都有深入闡發,既彰顯了佛教本具的智慧與慈悲,也顯示出巨大的開放性。在生死學的實踐領域,佛光山積極投身臨終關懷、喪葬服務、災難救助、生死教育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突破了佛教的傳統形式,體現出佛法的行願、實用性和現代性。
人生如旅,諸行無常
大師啟導的大智慧恆在人心
內生性大智慧雖不可能直接傳授,星雲大師曽擁有的大智慧卻啟發開導了一代又一代的接法人,在他們的心中大智慧又不斷生起,並啟發著後人。在這一意義上,大師啟導的大智慧恆在人心。
感懷星雲大師的行佛人生
人間、人生、人情、人倫、人心與人文 ──佛教的福音書《星雲法語》解讀
作者從思想主旨與風采格調二大主軸來解讀《星雲法語》,認為整本書中,星雲大師用一個「人」字,說盡了人間佛教的核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