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與多元現代性——以星雲模式為中心的探討
現代化的進程,並不是現代性逐漸膨脹,從而取代傳統性的過程,相反,現代化的進程,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性互動的過程,這一互動,一方面要求傳統文化本身的現代化轉型,使傳統文化本身能夠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契機,適應現代人的身心需求,而不是進入博物館;另一方面需要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性與宗教性的成分引導、規範甚至限制現代性的衝力,使人類自身保持其高、廣、深的整全生命形態,使人類社會更加合理化、更廣大的人民的利益有所保障,使人類可以與自然環境和諧持續發展。正是在不同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性的對話與互構中,多元現代性的意義才能夠彰顯出來。
對話與交流——南北傳佛教的融合之旅
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四的」定義的理解
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教法,其中,「佛說的」堅守了佛教的正統傳承,體現佛教信仰的神聖性和崇高性,顯示有法可依;「人要的」堅守了佛教的現實關切,體現了佛教社會功能的生活性和世俗性,顯示有人可用;「淨化的」堅守了佛教的基本道路,體現了佛教實踐方法的內在性和精神性,顯示有路可走;「善美的」堅守了佛教的價值取向,體現了佛教信仰訴求的正義性和大同性,顯示有福可享。「四的」分別以信佛所說、解人所要、行淨所治、證善所成為核心,融信、解、行、證於一體,體現了人間佛教以佛為皈、以人為本、治心為上、同歸善美的根本特質,為人間佛教建立了一個具有精神凝聚力和信仰認同性的文化共識平台,對全球化時代三大語系佛教的會通,乃至人類多元宗教的對話合作,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天堂與人間的對話——獻給廣西援鄂犧牲護士梁小霞
人間佛教與宗教對話
「宗教對話」是近年來宗教學界的熱門話題。有鑑於宗教間的緊張和紛爭帶來的國家分裂、民族衝突乃至仇殺和戰爭,宗教界和學術界都在探討宗教之間對話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問題。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以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眾生和諧、世界和平為宗旨,多年來在全世界積極開展宗教對話的理論研究,並積極推動諸宗教之間的對話,成為維護宗教和諧和世界和平的主導力量之一,贏得了全世界宗教界人士和社會人士的廣泛讚揚。總結星雲大師關於宗教對話的理論和實踐,不僅可以豐富已有的宗教對話理論,而且對我們更好地推動宗教內部的對話、諸宗教間的對話,促進全世界諸宗教的和諧相處,引導全世界諸宗教共同為建立繁榮的社會、和平的世界而努力,都具有啟發意義。
回歸佛陀的故鄉──評邱永輝《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基於對印度此一地域複雜的宗教背景的了解,邱永輝此書不同於坊間一般朝聖旅遊的書籍,提供深入的資料,闡釋星雲大師落實將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理念與作法,稱之為「星雲模式」在印度的實踐。
「人間佛教學」研究正式啟動 見證百年佛教新變革
星雲大師的宗教觀如何去理解,甚至如何證明他所推展的人間佛教的廣大包容,我們可以從本次出版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一窺究竟。本套叢書由11位學界資深教授執筆撰述,他們都是透過多年的研究與觀察,孜孜矻矻地透過思想史、宗教社會學、歷史學、文學、管理學甚至宗派融通,梳理出系統性與理論性的見解論述。特別是在跨學科的匯通上,在實踐的理論上都為當代「人間佛教學」的研究走出一條嶄新的學術道路,並提出了原創性的發現與理論性的論證。對於當代人間佛教的歷史發展,留下了可以繼續探索的文獻,及佛教與現代文明對話省思的契機。本文特別針對11本書內容,從作者創作的動機揭示各書的核心旨趣。
佛光山教團與跨分界倫理對話——廣結善緣
本文以國際佛教運動為研究基礎,對「跨界倫理對話」(ethical conversations across borders )進行定義,亦即認定多元倫理制度時所發生的倫理審議、評估或論證的行為,並提出其可能發生的條件。第一部分所描述的佛光山教團,發源於台灣,目前已在全球創建別分院,並致力於教團與各界人士往來時的道德修養。透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廣結善緣」、「給人方便」兩種方法,使其目標能夠順利達成。第二部分概述筆者觀察佛光山後所得到的結論:所有「跨分界倫理對話」都需具備兩種因素:(一)尋求相似點(亦即「善緣」),(二)辨識差異點,以求建立雙方展開對話的基礎。
從宗教對話到宗教參與——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新宗教多元論意涵
佛光山自2011年起至 2016年12月25日止,於佛陀紀念館舉行「神明聯誼會」迄今已歷7次。參與的台灣、大陸、海外宮廟及宗教團體數目逐漸增加,到2016年這一屆已達685個單位參與。根據媒體估計,2016年與會的神明像高達2188尊,與會信眾則達到五萬餘人。此一由佛光山發起、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執行籌辦的宗教盛會,邀請對象雖然是以神道信仰的民間宗教宮廟為主,但也廣及天主教及其他世界宗教團體,其規模之大、參與的神明與宮廟數以及信眾人數之多,已打破多項世界紀錄,在可預期的未來,還會持續將紀錄推進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