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星雲大師,共599筆結果:
「覺悟」與「三大轉向」——〈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解讀
本文係筆者在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上的發言〈全球弘揚人間佛教的優勢在哪裡?〉之續篇。星雲大師〈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一文雖短,卻是年屆九旬之時,對自己一生倡導與踐行人間佛教的總攝,含蘊極豐,多言常人之不敢道。筆者經進一步研學,謹依據佛教根本義理,綜貫地加以詮釋。為使相對於佛教信眾而言的更廣大的讀者也能理解,在此之前,有必要把宗教學的基本概念如「信仰」、「自我」、「神聖性」等作一梳理。因為顯然,中文話語系統中依據星雲大師之論述,與西方主流話語系統中依據對基督教與原始宗教的研究所推衍出的一般認知之間,存在著差異。
/periodicals/865ba95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紀念星雲大師辭世週年,勇敢面對現代人間佛教發展的第三階段
/periodicals/c3daf6f3-b0f4-11ee-90d2-c9de5a43d6bf/
三寶頌
/periodicals/a9c373c8-c0b7-11ed-9508-c9de5a43d6bf/
與星雲大師三次結緣皆因文學
/periodicals/6f507cc3-c2dd-11ed-9508-c9de5a43d6bf/
三好
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佛教「身口意」三業的淨化運動。大師的三好理念散見其著作中,本文特別匯集4 篇大師於《人間福報》專述的文章,裨益讀者對「三好」有整體的認識。
/periodicals/5e327ae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詮釋三皈、五戒及生權的內容
星雲大師闡述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指出皈依三寶乃民主而無階級,受持五戒乃自由而無束縛,尊重生權乃平等而無差別。
/periodicals/74f91ff5-923c-11ed-9508-c9de5a43d6bf/
「佛遺教三經」的管理法
人離開世間的時候,總有一些交代,稱為「遺囑」。佛陀在涅槃前,也有弟子問他,如:「佛陀您在世時,我們以您為師;您涅槃後,我們以誰為師呢?」佛陀說:「你們應當以『戒』為師。」又問:「對於惡人,佛陀您在世時,有您對治;您不在了以後,怎麼對治呢?」佛陀說:「對於惡人應默擯之。」
/periodicals/07c87328-6c2d-11ef-a8d0-c9de5a43d6bf/
佛光山的三寶山
佛光山1967 年開山時,我就設立了人間佛教弘法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現在佛光山經過了第一個50 年建設,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經是三寶俱全的系統,因此在第二個50年,仍然以文化、教育為續佛慧命的重心,由宗務委員會領導,從原來的五院十會調整為 三寶山,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periodicals/2a8c3cce-9cb2-11ef-be7a-c9de5a43d6bf/
三請舍利
/periodicals/61652af1-9cd2-11ef-be7a-c9de5a43d6bf/
向善向上的生命力量
/periodicals/463c415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