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真,共171筆結果:
《華嚴經入門》第十講:多種教法
之前我們曾經談到,《華嚴經》這部大型宗教歌劇第六幕第一場的第二十二品即〈十地品〉,該品中非常巧妙地梳理了菩薩的修行進階過程,由此不難理解何以《十地經》能夠作為獨立經典在印度輾轉流傳的原因。《華嚴經》的編纂‧ 製作者把此品中的教說,定位為菩薩最高階層的修行境地,編列在〈十回向品〉的後面。他們認為所謂的菩薩,在精通回向這一重要的利他修行以後,才能深入真正的自利世界,然後成就佛道。這種見解相當精闢。
/periodicals/2a6d7560-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南泉斬貓」公案的真實性探討
/periodicals/69fdf355-0e69-11ef-b31a-c9de5a43d6bf/
《六祖壇經》的智慧真言
/periodicals/26beed00-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捧讀〈真誠的告白〉,如誦《金剛經》
/periodicals/9228284a-2c7b-11f0-b6e2-c9de5a43d6bf/
勉為真君子
/periodicals/2ba447c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法顯、曇無竭西行求法比勘
法顯、曇無竭是晉南北朝時著名的西行求法高僧,是早期西行求法真正遍至天竺的代表。本文通過比勘揭示,曇無竭之西行求法基本上是以法顯為其模範。因為他們的忘身苦勵,以天竺為目標的西行求法方才逐漸成為運動,並將禮拜聖蹟、求經翻譯、自述經行等等變成了此一運動的傳統。就此而言,法顯固然不可忽視,曇無竭以其經行地域之廣(遍至北天竺、中天竺、南天竺與師子國)、歷時時間之長(長達30餘年),同樣不可忽視。此外,法顯、曇無竭等在中國古代對外交通史上的貢獻也不能夠評價太低。
/periodicals/fad0acec-333b-11ed-aaec-c9de5a43d6bf/
印錯的真正意義
/periodicals/493c141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療癒我:訪談蔣友梅
/periodicals/a5f99b7e-9249-11ed-9508-c9de5a43d6bf/
反璞歸真過生活
/periodicals/4913ae9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婚姻真可怕嗎?
/periodicals/57b19a28-3f2d-11ef-b8b0-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