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領導,共20筆結果:
2018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春花秋月、冬去春來,時序來到了二○一八年,大師題寫了一筆字春聯「忠義傳家」祝福、勉勵大家,他表示,世間最可貴的情操是忠義,對上、對下都要忠義。忠於感情、忠於責任、忠於友誼、忠於領導;人我有情義,天地有正義,社會有仁義,宇宙有撫育的恩義。我們要明白忠義、感謝忠義,實踐忠義,以忠義為傳家之寶。
/periodicals/1ab119b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佛光山的三寶山
佛光山1967 年開山時,我就設立了人間佛教弘法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現在佛光山經過了第一個50 年建設,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經是三寶俱全的系統,因此在第二個50年,仍然以文化、教育為續佛慧命的重心,由宗務委員會領導,從原來的五院十會調整為 三寶山,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periodicals/2a8c3cce-9cb2-11ef-be7a-c9de5a43d6bf/
我在眾中
二○一三年的時候,我訪問揚州,見到中共中央原領導人江澤民主席。因為同是揚州江都人,他在談話中跟我開玩笑的說:「我們童年的時候有在一起玩過嗎?」他比我大一歲,那個時候大家都是十歲左右,兒童都在互相的你找我玩、我找你玩。可是,我跟他說:「沒有。」
/periodicals/58b9b9c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從《往事百語》探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
本文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往事百語》為材料,以文本分析、歸納及因果與三聚淨戒的結構分析方法,探索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闡述。藉此說明立基於佛教原始教義的人間性格在宗教社會學及組織領導學的意義,並解釋佛光山何以發展出如此兼容廣大的國際人間佛教組織。研究成果將性格區分為三個層次,包括根本因地(大我弘法)、行佛的三聚淨戒、成就果界(無我自在),三聚淨界層次分內在及外顯性格,依攝善法、攝律儀、攝眾生分別為:慈悲喜捨/歡喜承擔、堅毅反省/勇敢革新、恆順眾生/普濟利他。行佛層次的性格是實踐佛教符合現代化與生活化的善巧方便,根本因地及成就果界則是展現佛教修行的境界。
/periodicals/1bb99220-9cb3-11ef-be7a-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