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開啟拓荒交流之旅——第一屆天主教修女與佛教比丘尼對話國際研討會
論宗教和諧之可能——以聖俗合一的「世界神明聯誼會」談起
2016年12月25日,筆者考察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第七屆世界神明聯誼會」典禮。聯誼會中,共有685間宮廟教堂的2,188尊神明齊聚一堂,創下了最多元宗教團體齊聚一處的世界金氏紀錄。論來源的地點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兩岸四地;論宗教有佛教、道教、儒教、一貫道、天主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論神明,除了三太子、媽祖、玉皇大帝、南海古佛、關聖帝君、玄天上帝、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天上聖母、瑤池金母等外,連聖母瑪利亞、聖子耶穌、聖父約瑟夫都來共襄盛舉,實屬難得一見。
友誼觀下的融和共生——世界神明聯誼會的宗教交流新面向
在宗教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等普世宗教多元的呈現,由宗教所形塑的文化,也在同一時空中相互激盪,其間信仰型態的差異,教義教導取向的不同,信受奉行的傳統表現,世俗價值與神聖價值交會的歷史經驗的時空限制,在在造成宗教間的扞格與不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緊張,乃至宗教的衝突與歧視。後殖民的時代,因殖民母國利用宗教信仰進行分化的統治,在戰後獨立建國後,加劇宗教的衝突,甚至暴力和戰爭。
光明模式——人間佛教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
星雲大師所著《釋迦牟尼佛傳》自問世以來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感動了無數讀者。2007 年,一群菲律賓宿霧的青年天主教徒把它改編成音樂劇《悉達多太子》搬上了舞台,華麗精緻的戲服、媲美百老匯音樂劇的優美唱腔、載歌載舞的精采表演,以及以現代人的角度來詮釋佛陀一生故事等元素,讓這齣音樂劇走出國門,十幾年之內遠赴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展開世界巡演,並獲得「佛教界的歌劇魅影」、「菲律賓藝術界的奇蹟」之稱。星雲大師以音樂劇的因緣,深刻感受到菲律賓人在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方面的天分,於是一所「結合佛教與藝術」的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於2014年誕生了。
太虛與人間淨土最新研究之評述
人們可以把通用的中文詞「人間佛教」翻譯為「人間的佛教」。「人間」這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既有日常的意思,同時也有更為深廣的佛教意涵。在日常用語中,它的意思為「人類世界」、「人性」或「社會關係」。在現代科學世界觀中,人道只存在於一個地方―地球,因此,英文文獻有時會把「人間佛教」稱為「入世佛教」。然而,在中國佛教文獻中,這個用詞受到傳統佛教宇宙觀的影響,有著更為特殊和專有的含義。在此觀念下,人道包含在五或六種可輪迴的途徑(道)裡,只有當過去的業力足以成為人時,才能轉生在人道。
人間佛教從「正信」到「融和」——星雲大師的信仰判攝與宗教包容
星雲大師多年弘法利生,重視佛教與各宗教信仰互動之議題,他認為「信仰」從高至低有正信、迷信、不信、邪信之層次,欲消除佛教中參雜「鬼神化」、「巫風」的成分而回歸「正信」的佛陀本懷,基本上仍尊重「迷信」,但不與「邪信」交流。星雲大師往往以同理、包容、尊重的態度應對各種宗教信仰,更透過「佛光淨土」之「五乘融和」思想,將儒家、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比配於五乘而予其相應的定位。足見,人間佛教在堅守「正信」的本位上展現「融和」的氣度,在對各宗教信仰的審視上,跳脫了「非正信即邪教」、「非內學即外道」的二元對立之窠臼。
從宗教對話到宗教參與——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新宗教多元論意涵
佛光山自2011年起至 2016年12月25日止,於佛陀紀念館舉行「神明聯誼會」迄今已歷7次。參與的台灣、大陸、海外宮廟及宗教團體數目逐漸增加,到2016年這一屆已達685個單位參與。根據媒體估計,2016年與會的神明像高達2188尊,與會信眾則達到五萬餘人。此一由佛光山發起、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執行籌辦的宗教盛會,邀請對象雖然是以神道信仰的民間宗教宮廟為主,但也廣及天主教及其他世界宗教團體,其規模之大、參與的神明與宮廟數以及信眾人數之多,已打破多項世界紀錄,在可預期的未來,還會持續將紀錄推進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