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由妙士法師、陳一標主講,主持人慧中法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八識講話, 無我觀, 佛光大學, 叢林學院 人間社記者 宋滌姬 高雄報導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您想轉識成智嗎?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6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四堂課:「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由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
3月1日首播「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要從事先秦儒學、宋明理學、中國佛教哲學方面的研究。 2022年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以經典為主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從浩瀚如海的佛經精選10部經典,包括:《六祖壇經》、《金剛經》、《般若心經》、《八識講話》、《阿含經》、《法華經》、《妙慧童女經》、《勝鬘經》、《維摩詰經》、《華嚴經》,透過佛光山法師和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談,傳達各部經典思想精華的智慧結晶,希望帶領人們以佛法智慧應對變局,順利營造精采人生。系列論壇從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8:30播出,歡迎上線收看,深入經藏,汲取如海智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在2021年成功推出「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學者與行者的線上論壇之後,佳評如潮,創.....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角度展開,以經典為探尋依據,串融世出與世入的觀點,提供給大眾圓滿自在的普世生活價值觀。 綜觀各主題所依經典,遍及空宗、有宗、如來藏的思想,含括如來一代時教,如《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八識講話》等,談論空性無住無我的解脫啟發,以及《華嚴經》、《維摩詰經》、《勝鬘經》對於重重法界圓融無礙與不二佛性的精彩發揮,另外,斷惑證真的修行是以《阿含經》為主,但要談到菩薩道的善巧方便及成佛的平等性,則《法華經》、《妙慧童女經》是最能提供論據。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2022年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線上播出,首場於3月1日開播,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及百家講壇主講人董平.....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象,以及善用民間文藝的形式,讓觀音能夠符合各個時代所需,因應人心對觀音形象重新詮釋,從而創造更多可能性。 長養慈悲願力 除熱惱得自在 永本法師表示,1953年星雲大師翻譯森下大圓所著的《觀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指出「拜觀音、學觀音,自己也要做觀音」,透過心靈的淨化,善用慈悲的語言、行為,便能捨離煩惱執著,出離世間纏縛,進一步更能學習觀音的傾聽,以慈悲長養願力、以智慧施予無畏,如此便能帶著自己和眾生脫離生死苦惱,在任何因緣都能隨緣自在。 人間佛教具有喜樂性、時代性、利他性和普濟性等特質,如何讓人們以歡喜的角度來看待感應的事蹟?永本法師強調,理解因果緣起,從而信仰實踐,最後才能無住生心,達到自心與觀音.....
轉念改善生命──學者與行者共論八識的無我觀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轉念改善生命──學者與行者共論八識的無我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時代需求面推出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6月1日晚播出第四堂課「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主持,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進行一小時精彩的雲端對談,帶領全球五大洲觀眾遊心法海,分別從學者的義理與行者的經驗,領略八識的功能、分工,以及如何透過轉念為自己創造未來更好的資糧。 從事唯識研究及教學的陳一標教授,以簡明的語言介紹八識的不同功能: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頌》,以12個偈頌共48句,將八識分成4類──前五.....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跨越,才能邁向解脫。二位講師理論實踐兼具,生動、生活的體現《心經》的精神。 主持人慧喜法師在結語中推薦,若想進一步深入了解《心經》,歡迎參閱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並預告6月1號的講題是「八識講話的無我觀」,將邀請到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大學陳一標教授對談,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擔任主持。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影片連結:https://youtu.be/grmmzRF63Bk 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 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般若心經, 佛光大學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