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佛教美術的首次大結集。美術圖典分類彙編,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及佛教美術人物分成八大類,合計20卷冊。Arthur Van Sevendonck則說明美術圖典的出版,對宗教、歷史、教育、藝術所具有的意義與特色。 「當代人間佛教─50週年之佛光山」圓桌專題討論,由美國西來大學宗教研究系主任Jane Naomi Iwamura教授主持,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峰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妙光法師、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覺謙法師、國際佛光會主任郭守仁,分別以台灣僧團教育、佛光山與人間佛教、多倫多人間佛教本土化的發展、美國西來寺的社會功能四大面向,介紹「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的蓬勃發展。.....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往年側重人間佛教本位研究的宗旨之外,今年的寫作獎學金將會更加關注從人間佛教視角展開的對歷史和文化的觀察。 王雪梅教授介紹從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可以看到星雲大師3個重要的精神:第一、星雲大師重視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第二、重視青年教育;第三、培養佛緣人才。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是當代人間佛教從寺廟到社會,將人間佛教普及於各行各業的積極推動之一;也是對人間佛教、中華文化闡揚與踐行的最佳方式。此活動不僅是學術的交流與探討,同時也會在參與青年的生命中產生深刻地影響,這也是有別於其他獎學金的獨特之處。 妙凡法師表示,佛教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它圓融的思想適應了中華文化;它的智慧提升、帶動、圓滿了中華文化,佛教因此.....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與會學者致謝,所有學者起立以掌聲迎接,大師一一和他們握手寒暄,讓學者感動不已,把座談會推向高潮。大師也請徒眾演唱〈觀音發願文〉和〈太虛大師五十生日感言〉,祝福與會學者多福多壽。大師謙稱自己未曾受過正式教育,向來最尊敬學者;佛光山是十方大眾所共有,歡迎學者隨時光臨,以佛光山為家,多給山上的青年學生提供指導。 人間佛教座談會與會學者 參訪藏經樓徹見正法 •跨域對話 開放包容存異求同 佛陀對人類的關懷與生命的願景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星雲大師歡迎學者 以佛光山為家 最後的綜合座談,與會學者熱烈分享座談心得。程恭讓表示,不少學者是第一次參加,而且多篇文章角度新穎,顯示人間佛教研究.....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團隊、軟體建置上均較齊備。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導、南天大學統籌、42位翻譯者參與,去年9月出版第一本《人間佛教論文選要》,預計一年出版一本,現正在進行的是在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著力下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 而《星雲大師全集》翻譯計畫,則可追溯到1996年在美國西來寺成立的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目前已完成120多本星雲大師著作的翻譯,為讓這部浩瀚巨著的翻譯全貌儘早問世,現同時在進行人才的召募、整合。 妙光法師和覺瑋法師並表示,運用科技、數位建構起的現代譯場,透過雲端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隨時給予譯者建議,以最快的速度提升翻譯的準確度。透過論壇組織外語翻譯人.....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師、教授、學生和佛光人見證歷史時刻。 星雲大師銅像以青銅鑄造,高2.3公尺,基座1.5公尺,由郭玄昌和羅曉靜設計。張錫峰向各位來賓闡述此次典禮對於西來大學的重大歷史意義: 1991年,星雲大師秉持「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創立西來大學,搭起中西佛教的橋梁;27年後,大師雕像矗立在西來大學,象徵人間佛教在西方弘傳的成果。 慧東法師感謝西來大學全體師生的努力,以及大眾對人間佛教的支持。回想佛陀在2600年前,將佛法傳播於印度;而星雲大師以92歲高齡,在全世界創建5所大學、200多間寺院道場,弘法五大洲。西來大學如今成立人間佛教研究院,正是要藉由國際語言英文,引領全世界人士探索佛教的智慧,造就人類福祉.....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兩岸知名佛教學者,有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鄧子美、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陳永革、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麻天祥、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鄭筱雲、華梵大學熊琬、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杜保瑞,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陳劍鍠等,就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特徵」、「星雲人間佛教模式之歷史性成就」、「佛光山人間佛教理論與慈善模式探析」、「佛光山佛教實踐的理論價值」、「對星雲大師談觀世音菩薩的反思」、「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探析」等主題進行研討。 未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將會持續舉行,期能讓各界對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資源。黃老師引用星雲大師說:「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滿『最高管理學』學分」,黃國清由此提出「卓越管理是發揮『心』的全部潛能」的觀點,認為熟習現代管理智能與技術之後,佛教的修心法提供良好的管理教育資源,幫助管理者建立成熟的人格,完成「心的管理」的高級修煉。 「菩薩利人的管理精神」與「順應人性的管理風格」是「心本管理」的實踐之道。「心本管理」並非要管理者做個濫好人,而是將智慧與慈悲結合,將管理智能與佛法智慧結合,在情、理、法上拿捏到最適的分寸。 黃老師分析人間佛教領導學有五項特色:「最高領導,以心帶人」、「被領導學,僕人精神」、「提供願景,集體創作」、「人性領導,尊重包容」、「德行領導,.....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與甘露圖的誕生」、韓國國立木浦大學國語國文學系教授李京燁「韓國民俗中所融攝的水陸齋─巫覡跳神與水陸齋」、韓國東亞細亞佛教儀禮文化研究所研究室長李誠雲「韓國水陸齋的特色─以儀軌文和行法為中心」、日本愛知教育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鷹巢純「流傳至日本的水陸畫」。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開幕典禮 以法相會學術研討 日韓水陸地域特色 近年規模最大、最具國際性的水陸畫研討會─「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11月21日起在佛光山舉行兩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沒有門檻的殊勝國宴」形容水陸法會的大慈悲心量,而且畫展和學術研討同時在佛光山舉行,參與者可以.....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巴西人,有機會學習到佛法。」於是,在巴西十餘年間,不只一次遇上帶著槍彈的搶劫,心中萌發的念頭反而是:「我度不了你這些可憐的邊緣人,我去度你的孩子總可以吧!」由此展開了深入貧民窟,成立「如來之子」,經由教育將一個又一個孩子從恐懼、犯罪的邊緣拉出來,以他們所喜愛的足球來接引他們。 眼看著Covid-19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再看各國的紛爭,覺誠法師前不久又前往阿富汗,進行人道救援。隨後又應邀到巴基斯坦,出席該國主辦的佛教論壇。覺誠法師認為:不要執著於「對方把我們的佛毁了」,因為無常,只要能結緣,有朝一日因緣會再回來。 最後,妙光法師在總結中感謝李四龍教授以經典中的透過降伏其心、無相安心、無住為本.....
臺灣佛教論壇佛光大學召開 探討臺灣佛教跨域移動
播的弘法策略與挑戰,展現了臺灣佛教活動領域之大、影響層面之廣,不僅不受限在東亞一隅,也不局限於宗教心靈的層面,如佛光山在歐洲、美洲的蓬勃精彩的弘法活動,又如慈濟人透過慈善活動踏遍世界各地,還有法鼓山對教育與學術的重視與推動等。 第二天綜合討論,由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 主持,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玉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侯坤宏、#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 與談,分別討論如何定義「臺灣」,以及在所謂的「跨域移動」中如何界定「臺灣主體性」;如何界定「佛教」的範圍?如果畫個同心圓,誰為核心,誰為外圍;不同研究方法各有其限制,反映出沒有一個研究方法是完美的特性;反思此次論壇對於台灣佛教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