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間,隨時給予譯者建議,以最快的速度提升翻譯的準確度。透過論壇組織外語翻譯人才,有體系的培訓,建構交流平台,展現集體創作精神,發揮品質。目標是以翻譯方式取其精華,將人間佛教推廣到全世界。佛教經典文獻雖然傳統,但也接受科技的運用,而最終精神仍是不離「人間佛教」。 圖說:首度舉辦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1月12日至15日在佛光山舉行,集結佛光山現正在進行的主要翻譯計畫成員,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人才和致力翻譯的人士,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圖說:《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交融互鑑。 時間跨度橫跨中國南北朝至當代人間佛教,體現了佛教解經學在歷史發展中的延續性和時代性。 不論是深度或是廣度,本次的研討會充分呈現佛教解經學寬廣的學術視野,期待學者與大眾能持續開展相關議題,在傳統佛典的探究中,揭顯佛法深厚的意蘊。只有在對佛教經典進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佛法深厚的內涵和意蘊,推動佛教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活化和發展。這對於豐富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8月12日至13日,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院聯合主辦的「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十四位佛教學者共.....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勤、福州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湖江、四川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後黃豪、四川大學宗教所哈磊、四川大學宗教所王大偉教授等人發表。會中引起熱絡交流的問題有: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佛教的轉型?「放生」的意義、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的關係、為何特別加上「人間」二字、人間佛教與解脫道的關係、人間佛教的次第性、神聖性與世俗性問題做熱烈探討。 學術總結,四川大學段玉明教授認為現在大陸人間佛教多半還停留在理論上的探討,沒看到理論體系的落實,今天的座談只是初探,針對一些疑問與修行本質上的問題探討,通過開會的契機反思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問題,為當今大陸佛教提供一個可依循的參考。主辦單位妙凡法師總結表示,人間佛教以戒定慧為本體、以現代.....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6月1日在線上播出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由本書作者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講,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主持。永本法師結合傳統各家學說與人間佛教的實踐理念,說明「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五和』,就是《法華經》菩薩道的現代實踐。」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一書分前、後兩篇。前篇對古今文獻、信仰與學術加以整合;後篇以本迹二門六段方式介紹諸品。從思想上的整體性,掌握法華經思想研究的脈絡。 永本法師說明人間佛教以「戒定慧」為本體,以「緣起中道」為思想核心,重視行佛的實踐,尊重生命,關懷社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彰顯佛教「以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版的重要歷史意義,後半部以「繼往開來」開啟有關「佛光宗成立」的探討。回顧這套書之所以能夠順利出版,體現佛光山教團自覺履行星雲大師所開創的「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佛光宗風和佛光人精神傳統。 慧開法師發表〈從實踐層面理解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述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在此原則之下,佛光教團七眾弟子將持續實踐「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展開各項弘法利生的事業,讓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真義與時俱進地推展開來。 ───*───*─── 分論壇1B場次的主持人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學術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暨中央大學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和尚、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高雄市長陳其邁、佛光山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劉招明、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信徒總代表趙辜懷箴、佛光山榮譽功德主暨幸夫愛兒園創辦人達觀法師、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副總會長陳和順、道教會理事長黃承國,立法委員許智傑、邱議瑩、林岱樺、黃捷及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榮譽總會長王金平出席。 另外,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及副總校長林聰明、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萬金川、高雄市議員黃飛鳳等與會。 發布會在播放星雲大師開示的影片中揭開序幕,大師闡述「人間佛教」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要讓大眾有自尊、自信,勉大眾「以出.....
佛光山科技弘法 大辭典建構數位化翻譯流程
妙光法師分享《佛光大辭典》的發展歷程,從傳統紙本辭典,演化成攜帶方便的光碟、隨身碟,現今更透過開發手機的 APP,讓使用者隨時隨地查詢詞彙。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佛光山科技弘法 大辭典建構數位化翻譯流程 早期英譯專案召集義工協助,將各大佛學辭典的相同辭條名相透過剪貼、歸類、掃描的方式存檔,是架構數位系統的基礎。 知悅法師分享,2021年建立PDF圖書館,提供譯者可參考並引用的英文藏經和學術文章;非公共領域內容因著作權的緣故,只見於專為大.....
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光山舉行
目標,為佛教研究提供一個多元性的學術平台。緣此,佛教研究中心連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將於8月9至11日,以佛教經典及其歷史和義理的開展為主要研究議題,於佛光山召開「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佛教各傳統藏經之現況與發展。 研討會邀請海內外知名藏經研究專家,有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佛學教授蘭卡斯特教授、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吳疆、美國西來大學教授龍達瑞、韓國大真大學柳富鉉教授、德國海德堡人文與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蔡穗玲、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等16位學者,從巴利藏、藏文大藏經(甘珠爾)、開寶藏、高麗大藏經初再雕本、趙城金藏、永樂北藏、佛光大藏經、卍續藏經、明清佛教藏外珍稀文獻、石刻佛經、佛經寫本,及.....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教授,共同探討《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和善巧方便對佛教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和弘法上的啟發與實踐。 董群教授對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的研究,造詣甚高,並長期致力於人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推廣上著力尤深,佛光文化出版,由他釋譯的《法華經》,更是深受歡迎。對於《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董群教授從三個層面來展開,分別是《法華經》經題要義的解說、思想的內容歸納、以及善巧方便的詮釋。 董群教授認為「諸法實相」是《法華經》根本內容之一,而「開、示、悟、入」佛知見,更是佛出世的一大因緣,也是《法華經》的重要特色,對於用權便之教來顯現一乘的實教,即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也是《法華經》.....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繼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分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論壇後,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於12月6日,在北京大學舉辦「傳統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會」,再續大師與北大的美好因緣。佛光山亦贈送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一套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期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 會議由北大佛教中心主任、王頌教授召集並主持。北大、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北京知名佛學研究代表——魏常海、魏道儒、李建欣、成建華、周廣榮、張風雷、張文良、何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