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員高橋晃一、東京大學教授蓑輪顯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清孝等人,則分別主持「大乘經典中的社會」、「戒律與社會」、「華嚴思想的現代意義」,與諸多學者傾囊交流。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開場主講「漢傳佛教經典與東亞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來自中國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台灣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鬫正宗、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副教授尤惠貞、中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等人,分別在「人間佛教—以佛光山為中心」的會議場次中,發表各自長期努力的論文。各大學者不只融入古今歷史、政治方針、人文教育、文化震撼、以及經律論述等,更發表自身對該領域的觀察及瞭解。 不只在學術層面的體會,李利安教授更將星.....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分析其可能受到《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影響。最後,福建大學楊祖榮教授以敦煌文獻為論域,在〈敦煌佚名《維摩經義記》文獻學研究〉中,分析學界對《維摩詰經》注疏文獻的整理與觀點。研討會第一天議程涉及多位學者對佛教經典、思想體系的深入探討,為學界提供了不同角度和新視角。 第二天的發表首先圍繞淨土經典展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肯副研究員則以〈蕅益智旭《阿彌陀經要解》「執持名號」的解經意向〉為題,闡釋蕅益智旭對《佛說阿彌陀經》的詮解,以及對「執持名號」念佛修持的要點。由此得見解經學對佛法修持的直接影響,而不只是理論層次。 此後的場次專注於人間佛教教義體系主題。首先,陳劍鍠教授發表〈人天乘與菩薩乘的.....
活用人工智能 英譯計畫《佛光大辭典》精確快速
能程式的功能,表示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雖然不能取代譯者做決定,但已能迅速提供大量資料,甚至使用大數據建議用詞,大幅提昇效率及精準度。 主持人陳劍鍠教授在總結時特別提到,《佛光大辭典》在英譯過程中需克服佛教經典、漢語以及英語世界中思想文化之間的差異及不可譯性。並也讚嘆此計畫一路走來所體現的集體創作精神,不僅帶入各種人力資源,如今還結合科技的力量,讓計畫不斷往前推進。陳教授亦表示,目前大部分學界對於科技能輔助佛法弘傳的看法及態度是正向的,而世界各國也陸續建立佛學相關的網站及資料庫。 英譯版《佛光大辭典》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期望進一步發展,不僅提供即時查詢、維持品質的一致性,更能共享翻譯記憶、加強延.....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隨時給予譯者建議,以最快的速度提升翻譯的準確度。透過論壇組織外語翻譯人才,有體系的培訓,建構交流平台,展現集體創作精神,發揮品質。目標是以翻譯方式取其精華,將人間佛教推廣到全世界。佛教經典文獻雖然傳統,但也接受科技的運用,而最終精神仍是不離「人間佛教」。 圖說:首度舉辦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1月12日至15日在佛光山舉行,集結佛光山現正在進行的主要翻譯計畫成員,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人才和致力翻譯的人士,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圖說:《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
佛心企業 移地教學的自覺式管理文化
。 以佛光山星雲大師的管理為例,滿潤法師提到,法水寺以其得天獨厚的環境,栽種美麗的櫻花與牡丹,創造落成五年即榮獲日本百大景點與伊香保十大名勝之譽。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管理學,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思想。 佛教經典如何運用於管理學?妙凡院長講說《維摩詰經》管理學,說明市場、通路,就如經云:「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群眾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以直心、深心面對人事物,才能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課程特別邀請跨國際企業的立明集團總裁劉招明賢伉儷,談「從商之道與人間佛教的共融」,分享夫妻共創事業經營之道。談到自身成功的經驗是秉持著做生意與做人一.....
《阿含經》佛陀的修行弘法日記
「《阿含經》的修行觀」邀請慧讓法師及陳永革教授主講,慧功法師主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阿含經》佛陀的修行弘法日記 文/圖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7/1晚上推出「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五堂課「《阿含經》的修行觀」,邀請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及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陳永革教授主講,主持人是三好體育協會副秘書長慧功法師。 《阿含經》是原始佛教佛陀的生活記錄,後來經由弟子結集為《阿含經》,這部由很多小經彙集而成的《阿含經》,具有180多卷,內容包含了世界觀,人生觀、修行實踐的方法綱目。 對《阿含經》有深入研究的陳永革教授指出「阿含」梵語 Āgama 是教.....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觀由永固法師主持,程恭讓教授與慧東法師進行對談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文/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製作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10月1日播出第八堂課:「《勝鬘經》的佛性觀」。由渥太華佛光山住持永固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以及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教授擔任與談人,共同探討《勝鬘經》的如來藏思想,並從人間佛教的視角來理解《勝鬘經》,將經文的理論落實在生活中實踐。 程恭讓教授指出,「佛性論」思想是整個佛教教法義理學思想的重要基石。《勝鬘經》全名《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是大乘佛教.....
佛光大辭典英譯 佛教研究新利器
Lancaster說:「翻譯原則一是使用現代英文,以符合現代人閱讀,另一是選擇最適當的翻譯。」Lancaster教授同時是電子文化地圖(ECAI)的開創者,並成立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EBTI),畢生為佛教經典電子化、數位化貢獻心力。 提到在計畫推動過程中,出現亟需花費時間、技術所要克服的種種問題,高齡83歲的Lancaster表示:「雖然我們花費非常多時間,但是能夠提供很多人及下一代使用,並省下更多研究的時間,一切都很值得。」 一部擁有數萬筆詞條的辭典全數翻譯英文,工程何等浩大,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時間難以想像;而這當中,又會產生多少困難必須克服?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柏克萊大學佛學.....
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光山舉行
。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來,創辦人星雲大師即期許以建構「世界佛學研究重鎮」為目標,為佛教研究提供一個多元性的學術平台。緣此,佛教研究中心連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將於8月9至11日,以佛教經典及其歷史和義理的開展為主要研究議題,於佛光山召開「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佛教各傳統藏經之現況與發展。 研討會邀請海內外知名藏經研究專家,有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佛學教授蘭卡斯特教授、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吳疆、美國西來大學教授龍達瑞、韓國大真大學柳富鉉教授、德國海德堡人文與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蔡穗玲、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等16位學者,從巴利藏、藏文大藏經(甘珠爾)、開寶藏、高麗大藏經初.....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請慧屏法師、董群教授主講,覺居法師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文/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製作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8月1日播出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以及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共同探討《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和善巧方便對佛教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和弘法上的啟發與實踐。 董群教授對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的研究,造詣甚高,並長期致力於人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推廣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