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他邀請教授學者英譯佛經並每月出版。1962年,佛光山的佛教文化服務處已出版了《中英佛學辭典》。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於1996年在美國西來寺成立,出版了不少英文及其他語文的經典及佛教叢書。而現在因應時代的變遷和大眾的需要,佛光山組織專業團隊,希望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起超越時間、地域的現代譯經場,讓人間佛教的思想在全球傳播無遠弗屆,實至名歸的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 覺瑋法師則說,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光山豐富的資源,南天大學能夠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把南天寺背後蘊含的人間佛教思想,傳達給澳洲及所有的西方國家。作為全球首位人間佛教研究生課程的研發者,南天大學要具備足夠的英文學.....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佛教成功的實踐總結,三好、四給、五和,可為人間佛教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觀念與實踐的學習, 閔麗提及2002年曾到佛光大學學術訪問,在那趟旅程中,感受到佛光山教團在台灣的影響力。人間佛教的推展,順應時代變遷,強調自利利他,關注現實人生,從過去的傳統「孤燈皇卷」,遠離塵囂的佛教印象中,突顯了「我是佛」,重視生活、社會應具備的自覺主動性。 王雪梅從四個面向來說明《全集》的出版意義,一為此套書籍,可視為重要的文化自信表彰的典範;二是本次集結為佛教在當下和未來奠定了制度化的基礎;三則由資料的角度來看,《全集》提供了百年人間佛教珍貴的影響及佛教在當代發展的史料;最後讚賞《全集》是部鴻篇巨製,內容不僅概括人.....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的三大願景:整理出版研究人間佛教的英文文獻、訓練研究生研究人間佛教、建立人間佛教研究平台。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教授康易清,根據中國佛教協會宗旨、法規、章程的變化,試圖梳理出人間佛教近百年來在中國發展、變遷的軌跡和趨勢。多倫多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Sarah Richardson,認為透過佛教藝術教學,可讓學生更認識人文主義精神。 主辦單位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人間佛教的發展已進入歷史高點,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現象,期待與會學者集思廣益,為人間佛教的再出發尋找新的突破契機。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說,人間佛教座談會的智慧結晶已集結出版5本論文集,可供學子或一般民眾作為人生.....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同存異的主張,看到佛教的包容性很強,包容和接受不同意見是現今社會最需要的。 研討會主題演講緊接開幕典禮進行,傑出佛教學者蘭卡斯特教授(Dr Lewis Lancaster)主講「佛教與南亞、東南亞人口變遷的現狀」,指出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討論人間佛教在南亞與東南亞的未來發展,列舉事例說明人間佛教在南亞和東南亞作出了重大貢獻。「泛佛教」把不同佛教團體相同之處和整個佛教的世界連在一起,人間佛教扮演重要的角色。 研討會分組發表論文演說,多位學者和法師們就不同的領域探討人間佛教的理念和具體的實踐,以及發揮的影響力,在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傳揚大乘佛法,帶來正能量。 圖說:妙凡法師認為佛教不能跟生活分開,須積.....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踐行者。《星雲大師全集》簡體版的出版不僅是兩岸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兩岸炎黃子孫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盛事。 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樓宇烈教授進行主題發言,釐清了宗教的概念問題,及近代人對宗教理解的變遷,在此基礎上反思人間佛教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全集》出版的歷史意義。他指出,佛教一開始就是「教化」的宗教,從來不把世間的追求和出世間法對立起來,比如經文中明確寫到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佛法在今天,應該面對世間,面對當今時代。 隨後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從星雲大師詮釋、開創與改革傳統佛教,結合理論和實踐發揚人間佛教的卓越貢獻,及大師在全球佛教界的定位、對當代和未來佛學研.....
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開學 打造管理學的最高管理心法
」妙凡法師指出,「覺」有三種面向:一、自我覺悟,二、覺照他人的需要,三、覺察世界的變化。覺是一種平等心,不僅自己覺悟,也要帶領大家覺悟,他強調「覺」應該奠基在共生、共存、共好的基礎上,唯有自覺,才能在變遷流轉的時代中,隨緣不變、從容自處;唯有創造「自覺」的核心品牌,才能在心安理得中穩健前行。 三好四給 融入企業文化 此次開學典禮也邀請兩名學員代表分享自身經驗,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表示,去年在「人間佛教文化管理」的課程中,快速學習如何從佛教管理對應企業管理,從而明白佛門自覺式管理文化,其實正是心的管理,也是一種「正心」的過程,若能把自己的心管理成慈悲柔和、人我如一,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廣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