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開幕研討會隆重舉行
究較多,但漢傳佛教的國際學術研究屬於弱勢,佛光大學在佛光山的支持下,成立和學院同樣等級的一級研究單位,將透過海外通訊研究員針對漢傳佛教進行跨國學術研究,持續透過國際研討會和發表論文,使佛光大學成爲國際佛學研究的重鎮。 星雲大師進一步說,人間佛教一切以人爲本,就是從出生、修行、說佛、成道皆在人間,就像當年國際佛光會成立的目的,就是將佛教從玄談轉型成爲實際服務。 星雲大師說,中華文化思想除了受到儒家影響,就是佛教對人生和社會的影響最大了。此次學術研討會探討漢傳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意義非常重大。他分析佛教起源於印度,但是藏傳佛教普及不夠,南傳佛教著重供養制度,日韓佛教仍有欠缺,佛教傳到西方也因爲.....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人間通訊社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人間社記者 區麗儀、吳瑞英 香港報導】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辦的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3月11日舉行簡介會,此碩士班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一個以研究中心為名、獲得大學審核通過的課程,亦是香港大學唯一的佛學研究碩士班,實屬不易。主禮嘉賓包括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譚偉倫、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及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知悅法師列席,約百位人士出席簡介會。 心保和尚表示.....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圖說: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在揚州舉行。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人間社記者 慧法 揚州報導 圖說: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致詞表示,希望同學們在論文研究的背後,透過這個活動能夠深入思考,重新評估中華文化、佛教文化的優異價值。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圖說:學子認真聆聽指導。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圖說: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鼓勵大家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 人間社記者鑒真圖書館攝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人間社記者 區麗儀 香港報導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11月14、15日聯合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及南華大學人間佛教研究推廣中心協辦,11月14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開幕典禮。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及國際佛光會香港秘會秘書長永富法師、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鄺美雲及理事李焯芬擔任主禮嘉賓,逾百多名各界人士出席,盛況一時。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持開幕典禮,表示此次研討會邀請41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法師及學者參與,研討議題包括.....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和大覺寺僧信二眾150餘人參加。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依空法師從自己的學佛因緣談起,勉勵青年養成服務、喜悅與淡泊的性格,呼籲大家種下菩提幼苗,讓佛教成為普世價值。依空法師也反問程恭讓教授其佛學研究因緣,他趣稱自己是「文革一聲炮響出生的」,自幼與佛教結緣,後師從賴永海教授,參與人間佛教研究。 王雪梅教授則鼓勵青年學子為自己而活,「發菩提心,立堅固願。」她認為佛教要處理好與政治的關係,所謂「不依國主,佛法難立」,星雲大師在這方面處理得非常圓融。此外,佛教與文教及大眾的關係也特別重要,因此復興中華文化,佛教不可缺席。 現場青年提問教育問題,依空法師表示,「3歲定終生,家庭教育要從胎教開始.....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有離開人間佛教的脈絡。 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所主任Jane Iwamura介紹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三大願景:整理出版研究人間佛教的英文文獻、訓練研究生研究人間佛教、建立人間佛教研究平台。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教授康易清,根據中國佛教協會宗旨、法規、章程的變化,試圖梳理出人間佛教近百年來在中國發展、變遷的軌跡和趨勢。多倫多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Sarah Richardson,認為透過佛教藝術教學,可讓學生更認識人文主義精神。 主辦單位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人間佛教的發展已進入歷史高點,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現象,期待與會學者集思廣益,為人間佛教的再出發尋找新的突破契機.....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禮首日開幕式,80多名各界人士出席。來自12個地區50多位學者及法師發表論文演說,探討人間佛教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實踐與影響。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由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南華大學人間佛教研究推廣中心協辦。永富法師致歡迎詞表示,首天研討會在佛光道場啓動,非常切合議題,由於佛教強調「行解並重」,學術偏重理性探討,道場是實踐者、學校和心靈加油站。佛光山徒眾秉持「佛光山是我的」,跟隨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不同單位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透過集體創作,人間佛教在香港和其他地區都有很具體的發展。 妙凡法師提出「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有其歷史性.....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中,邀請兩岸知名佛教學者,有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鄧子美、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陳永革、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麻天祥、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鄭筱雲、華梵大學熊琬、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杜保瑞,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陳劍鍠等,就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特徵」、「星雲人間佛教模式之歷史性成就」、「佛光山人間佛教理論與慈善模式探析」、「佛光山佛教實踐的理論價值」、「對星雲大師談觀世音菩薩的反思」、「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探析」等主題進行研討。 未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將會持續舉行,期能讓各界對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南京大學.....
佛光山科技弘法 大辭典建構數位化翻譯流程
的翻譯建議、一鍵化更改選詞等功能,以提昇整體的翻譯效率。團隊並將各種電子工具擴充與系統結合,讓大辭典的功能更豐富,突破辭典的傳統功能及既有定義。 知悅法師發表〈電子工具應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中的佛學研究及語文標準化〉,介紹蒐集資料和翻譯過程,以及開發出的程式,進一步探討網路科技對佛學研究的幫助。為方便譯者找尋資料,翻譯團隊彙整不同辭典對同一個名相的解釋與翻譯,讓各家的翻譯一目了然,此資料庫目前已可全文檢索。團隊2017年起蒐集辭條內文中經典引據的現有翻譯,並用AwesomeTable軟體製作中英對照引文資料庫,有搜尋功能。2021年建立PDF圖書館,提供譯者可引用的英文藏經和學術文章;非.....
開創佛學數位革新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正式發布
譯版內容可引用、可證實,經專家審定有32000個可信度高的辭條,數位版一旦上線,便有大量讀者使用。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教授吳疆和美國天普大學宗教學副教授馬德偉分別發表「佛學數據集的重要性」和 「佛學研究的數位化與AI應用」。吳疆強調,數據集是佛學數位化的骨幹與靈魂,他從數據科學角度分析《佛光大辭典》是全面性的數據集,能在線上快速查尋資訊。馬德偉指出,進入文本翻譯能快速完成且準確度合理的世代,人工修訂更顯重要。必須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譯本並加以審核,因此AI翻譯的可信度值得深思。 《佛光大辭典》英譯計劃編輯知悅法師演示英文數位測試版使用方式,說明辭典四大功能:中英對照、條目相互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