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圖說: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與會貴賓有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星雲大師及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以及來自兩岸四十餘位學者及兩百餘位南京大學禪學國班學員共襄盛舉。 宜興大覺寺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明 江蘇宜興報導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30日上午於宜興大覺寺舉行開幕式。與會貴賓有佛光山星雲大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人間佛教的生死觀」,邀請慧開法師、趙翠慧主講,妙凡法師主持。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第八堂課「人間佛教的生死觀」邀請佛光山副住持暨南華大學教授慧開法師,與國際佛光會趙翠慧檀講師進行對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論壇於10月1日晚上透過youtube及zoom播出,全.....
人間佛教觀音信仰論壇 開放報名
開放報名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2022年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論壇,三月份起從「經典、歷史、藝術」的視角,帶您走入人間佛教的觀音信仰。 3月12日推出首場「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西北大學玄奘研究所李利安教授主講,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暢談觀音菩薩信仰的經典依據與修持法門。 7月9日推出第二場次「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李世偉主講,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持,從觀音信仰的歷史傳承談起,敘說觀音信仰的流變。 10月8日推出第三.....
英語弘法人才 聞思修培訓
圖說:第二日課程由英語檀講師Ina Denton、覺繼法師與知悅法師,說明如何設計演講、以三段式與聞思修證問題讓聽講者近入主題、小組帶領討論方法、運用道具與活動等,讓學員具體了解佈教法之運用。圖為學員報告小組討論內容。 人間社記者Janice Chen攝 人間社記者 覺皇 聖地牙哥報導 英語弘法人才 聞思修培訓 為培養人間佛教英文弘法人才,第二屆「2018年英文弘法人才講習」1月13至15日在聖地牙哥佛光山西方寺舉行,共有80人參加培訓。講習除了英文.....
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畫「宗教與文化的跨界傳播:佛光山在德國發展的策略與歷程」,結構完善,邏輯清晰,獲得評審委員一致讚賞。2024.1.20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佛光山拓展歐洲弘法已逾三十年,成就斐然,如何為人間佛教在歐洲的本土化經驗進行系統性研究,是一份迫在眉睫的文化使命。為此,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秉持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理念,致力於系統性記錄人間佛教的現當代發展,於今年2月延攬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的陳登翔博士為本院助理研究員,擔任佛光山歐洲弘法史的專書寫作計畫主持人。 陳博士的研究專長是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質性研究方法,近年關注佛光山的相關研究,曾任東海.....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近50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從多元視角探討佛教如何契合當代社會人心的需要,面對未來時代的挑戰。 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不只講過去,更重視現在與未來。」面對後疫情時代與人工智能世代,人間佛教如何以八萬四千法門的智慧與時俱進,引領現代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淨化內心,是這個世代急切需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 座談會共分六場議程,分別以中、英文場次帶領大眾逐一探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佛教與心理療癒的對話與合作、人間佛教與人工智慧的應用等等議題,歡迎有志深入人間佛教思想者報名成為觀察員,透過學術的視角深度理解佛教的現代應用智慧。 活動名稱: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活動日期:2023年.....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由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講,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星雲大師要大家直下承擔「我是佛」。這是基於人人皆具清淨、平等之本性,而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五和」是《法華經》正是菩薩道的現代實踐。 《法華經》說「成佛非難」,能夠落實行佛,不斷修持,.....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作為提升管理力的資源。黃老師引用星雲大師說:「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滿『最高管理學』學分」,黃國清由此提出「卓越管理是發揮『心』的全部潛能」的觀點,認為熟習現代管理智能與技術之後,佛教的修心法提供良好的管理教育資源,幫助管理者建立成熟的人格,完成「心的管理」的高級修煉。 「菩薩利人的管理精神」與「順應人性的管理風格」是「心本管理」的實踐之道。「心本管理」並非要管理者做個濫好人,而是將智慧與慈悲結合,將管理智能與佛法智慧結合,在情、理、法上拿捏到最適的分寸。 黃老師分析人間佛教領導學有五項特色:「最高領導,以心帶人」、「被領導學,僕人精神」、「提供願景,集體創作」、「人性領導,尊重包容.....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全體菩提學子與妙光法師、知悅法師合照,中間為西來學校執行長滿兆法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人間社 周芝含 美國洛杉磯報導】 佛光西來學校自2017年成立「菩提學子」計畫以來,致力於接引13歲以上的青少年返校服務,至今參與人數已超過50人。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爆炸以及社會快速轉型,青少年面臨的身心挑戰日益加劇,且範疇愈發廣泛。為因應這些挑戰,西來學校於11月16.....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水陸圖像跨宗教轉化 開展研究新視野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人間社記者 蕭惠珠 大樹報導】 近年規模最大、最具國際性的水陸畫研討會─「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11月21日起在佛光山舉行兩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沒有門檻的殊勝國宴」形容水陸法會的大慈悲心量,而且畫展和學術研討同時在佛光山舉行,參與者可以大飽眼福和耳福。 配合日前在佛陀紀念館展出的「以法相會─寶寧寺、.....
